•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要闻

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爱农情怀从这里发芽!这场沉浸式团课感人肺腑!

时间:2023-05-04    来源:     作者:      审核:    浏览:

“请永远不要忘记: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这段独白在剧场内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剧场内的观众泪光闪烁、心潮澎湃,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

在南京农业大学的体育馆里,一场沉浸式团课正在上演:1952年10月22日,南京农学院的首届新生,经历了一场有关青春选择的大讨论。抗美援朝激战正酣,前方战事激烈不断,热血男儿要求奔赴战场,后方支援紧锣密鼓,农学青年将种子化作子弹,带来新的希望。



5月4日下午,由校团委、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精心打造的校园原创沉浸式团课《奋斗正青春》在学校体育中心进行首演。校党委副书记刘营军,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刘勇,校团委书记、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谭智贇及部分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干部代表到场观摩。该剧高精度还原1952年的南京农学院校舍场景,以校系调整后首届研究生带领南京农学院首届新生代表参观校园为故事主线,通过精心设计研究室、广播室、图书馆、档案室、宿舍和学生会等6大故事支线,铺陈沉浸式团课脉络。


109A1


在每一条故事支线中,青年观众都可以解锁不同的知识点。通过寻找线索,校史中的红色记忆——樊庆笙飞越“驼峰航线”带回青霉素的伟大事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通过解密谜题,跨越时空的青春无悔——盛彤笙“远牧昆仑”扎根边疆的赤子情怀,有血有肉感同身受;通过考种实践,仰望先贤志存高远——金善宝选育“南大2419”小麦,脚踏实地躬耕不倦;通过沉浸体验,对话1952年南农青年,练就兴农本领,厚植爱农情怀……


F2563

13C6E

2A2E0


一个半小时的沉浸式团课,爱国、求索、青春、热忱,观众们身临其境感慨万千:

向历史问道,坚定理想信念。

走进剧场,时光隧道就把我们带到了1952年的校园,让我们用第一视角去感悟历史、还原历史。从筹备到参与的整个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南京农学院时期青年们的爱国情怀和无畏精神,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团干部的使命担当。作为本次团课的工作人员之一,从最初的历史资料收集,到剧本史料打磨,再到历史道具制作,我与同伴们一起认真学习了党史与校史,也希望能够将其更好地融入进团课课堂里,与观众们一同重温一个个重要的历史瞬间。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在青年中讲好历史故事、红色故事、南农故事!——团校办公室主任 晏梓琴

向先辈致敬,传承红色基因。

“本次沉浸式主题团课对我而言是一次新颖而深刻的体验,穿上制服,走进场景的那一刻,我们便回到了1952年10月22日:南京农学院刚刚开学的日子,也是抗美援朝战争战况焦灼的时候。我们在广播站的新闻稿里了解我校的发展史,在一次次齐声高歌中感受到那个年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在金善宝先生的话剧中,为先生心系小麦为国家粮食事业鞠躬尽瘁的决心所折服。

是奔赴前线,做一个上阵杀敌的勇士;还是在后方潜心学术,以种子为子弹,用粮食给人民带来幸福生活——这是带领“新生”入学的前辈的挣扎,也激起了我们的思考。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作为一名农业大学的学生,我们更应不忘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用所学知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乡村振兴,强农兴农贡献力量。而作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我们更应不忘先辈精神,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将知识播撒到西部的土地,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满怀热忱,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希望与未来,为西部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第二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团员 张然

向祖国献礼,勇担使命重任。

“在五四青年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很荣幸能作为观众体验到71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农第一批大学生的入校教育,学习了先辈盛彤笙先生的事迹。盛彤笙先生看到祖国人民因为缺少肉食供应而身体孱弱,从人类医学转学动物医学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曾跟随学院社会实践团前往贵州省麻江县调研,看到麻江的村民们缺乏农业技术、优良品种的经历,坚定了我继续选择农学专业深造的决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将继续深耕在祖国农业科研的广阔土壤上,担负起强农兴农的青年责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了解乡村、深入乡村、建设乡村,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农学院2021级硕士 杨弘毅


沉浸式团课《奋斗正青春》抒写青春、抒写爱国、抒写奋斗、抒写担当。它将校史精神可触可见,它将理想信念可观可感,它将品质传承可视可为,1952年的南农青年为新中国的发展、为祖国的农业建设奋斗,2023年的南农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