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电影《夺冠》中是否注意到其中我们南农大女排队员的身影呢?影片中,南农大女子排球队全队穿着一致的粉色球衣,作为群演扮演丁霞的队友,参与了郎平挑选丁霞的戏份。虽然在影片中,队员们仅作为配角一闪而过,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群女孩却是她们自己人生的主演。在人生舞台上,绽放不可比拟的溢彩流光。
平凡且执着
球鞋摩擦排球场地板的声音,肢体拍打排球的声音,简短的喊声,伴随着哨声响起的欢呼声——排球馆里,一群统一穿着校队球衣,扎着紧致的单马尾的女孩们正在进行紧张激烈的比赛。此刻,她们不为获胜,只为了将自己做到最好,不负多年苦练,不负团队。这些女孩正是南京农业大学高水平女子排球队的队员们。年轻却坚毅的脸庞,结实且匀称的四肢,她们在二十岁左右年纪时有着姣好的面容与热血的青春。
被问及选择排球的原因时,队员们相视一笑。
没有像童话故事般有曲折的开端,她们与排球的结缘就像普通孩子在适龄入学时间照常上学般自然——或是为了锻炼身体,或是为了逃避学习,或是寻找一门新的爱好,排球逐渐在她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此再难割舍。
与其说是她们选择了排球,不如说是排球在冥冥之中选择了她们。从此,这群姑娘们走上了一条带着荆棘与冠冕的人生路。
成也好,败也罢,再也没有回头路。
谈及接触排球的时间时,不少队员表示自己是从初中开始系统地训练排球的,甚至有从小学就开始的。初中、高中,乃至如今的大学时光,她们没有一天不是和排球一起度过的。当别的孩子在街上玩闹,在弹钢琴、练书法时,她们在排球场上忍受着偶尔会出现的伤情,日复一日地击打与跳跃。
从走上排球这条道路开始,队员们每个学习阶段,每日的生活作息基本都一样,“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学习就是排球,大部分都没有时间发展其他爱好。”到了假期便更辛苦,暑假集训从早上八点开始到上午十一点半结束,下午两点开始到六点结束。
正是这样日积月累、一点一滴的训练,才让她们的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成为今天的南农女排队员,叱咤球场,以为南农夺冠为使命。
然而,光亮的背后总有黑暗的存在。
作为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她们,也曾收到过他人的偏见。有队员坦言,高中时的某位老师因为看不起体育生,便在上自己的课时让体育生在教室外罚站,除此之外也是处处针对。不过女孩们并没有被外界的偏见打倒,她们一如既往地练习,一如既往地微笑,一如既往地朝着那个最好的自己、最好的团队拔足狂奔,连风也无法阻挡她们执着且坚毅的步伐。
在这个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没有人应该接受其他人的偏见。而运动员,也因为艰苦卓绝的训练和才华,在运动场上闪耀着平凡人所不可比拟的光芒。
温暖且无畏
“什么叫团队?赢球是大家的,输球也是大家的,必须能够相互包容,相互担当。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郎平曾在为高校学子解释团队精神时这样说。
南农女排也正是如此。
被问及“如何面对队友在球场上失误频出的状况”时,女排队员王怡辰回答地很笃定:“首先,绝对不允许责备队员的失误。若是出口出责备他人,这场球就无法打好。队友失误,你必须用技术去弥补这个的失误,失误的洞需要所有队员一起来填。”
其他队员也表示,这样的态度问题,是从小开始与队友有合作时,就应该端正于心的。全员一心,不容置疑。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南农女排全队始终保持着和谐融洽的氛围,如同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虽然偶尔有矛盾,但家人们始终彼此扶持着前进。
繁忙的学习和练球生活中,她们团建的机会很少,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培养感情。她们是彼此的“好兄弟”,是“贴心小棉袄”。
队员杨莹说:“一群人经历了同样的痛苦后一起解脱,就很快乐。”
在日常训练中,她们是“好兄弟”,一起在排球馆里训练,一起在健身房和田径场强身健体,一起“用力”流汗。除此之外,她们还是彼此的“贴心小棉袄”,彼此打气,聊生活聊人生,分享内心深处的珍贵。其实生活在团队中,总要经历新人的加入和老人的离开,但她们都很坦然接受这样的处境,如同接受四季的更迭和花开花落。“自己刚进入球队时是小的,随着时间流逝,看着老的一波一波走,又看着小的一波一波进来,自己也慢慢长大了。队员间多说也就差个一两岁,也谈不上什么年龄差。”队员张锶嘉说。
团队,正是在这样一种默契中,如同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自由且融洽地在大海里翻涌。
南农的女排精神
身为女子排球队的一员,她们对“女排精神”有很深的认同感和感悟。
女排精神的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作为运动员,吃苦耐劳,坚守寂寞是必不可免的。队员们从一而终地贯彻运动员精神,在一天又一天的训练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受伤中,像浴血的铿锵玫瑰一样,愈挫愈勇,愈战愈强,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
“打排球,夺冠争光就是我们的使命。”队员们说。
队内口号“扎扎实实,勤学苦练,顽强拼搏,团结一心”正完美诠释了女排队员们的态度。她们认为,女排精神高度概括了对球员个人以及团队整体的要求,在简练的语言中,正像射中靶心一样,让她们从内心深处感到由衷地认同,并从一而终地贯彻执行。
“就是要这样,没有这样的精神就练不出如今的水平。”
女孩们坦言,上大学之前,打排球更多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前途,通过体育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寻找通往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而现在,打排球则是为了自身肩负的使命。这个使命贯穿日常,从日升到日落,从春花到冬雪,从大一到大四,是平凡的任务,是崇高的使命。落入生活里,只化为平凡的坚持。或许你见过她们穿着便服走在校园里,和同行的伙伴交谈、玩笑,聊起刚刚讲课的老师,聊起一会儿要去哪个食堂吃饭,与其他任何人一起融入下课人流中,匆匆又匆匆。
她们和我们一样,在南农度过四年花样年华。
她们和我们不一样,将青春献给了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