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共青团中央发布《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全团动员,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通知》,要求共青团要充分展现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担当,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南农共青团第一时间迅速行动,组织成立青年突击队,整合团员青年的青春力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南农青年纷纷响应组织号召,积极行动,就近向自己所在的社区(村)报到,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依法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联控,争当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宣传员”和“保障员”。
3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同时这也是春耕春管的重要时期。“选种、清理田间旧茬废地膜、培育甜菜苗、搭建大棚,这些之前都在课堂中学过。”滞留在家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本科生赵亚南总想为家乡贡献一些力量,考虑到目前也是春耕关键期,农时不等人,赵亚南决定用所学帮助村民进行春耕,也为战疫复产贡献力量。
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实践也会丰富所学。在与当地农民的沟通中,赵亚南发现了一些只存在于田地里的知识。之前想建议选用的是透明的薄膜,观察作物生长更方便一些,马上春季回暖,也不需要过于保温,但村民都选用了黑色的,后来与村民交流才知道是为了防止喜鹊看到里面的露珠,啄开地膜而使其失去了防杂草、保地温的作用。赵亚南说:“这样的知识在课堂上不一定会涉及到,只有当你在实践中才会学的到。”
“过几天春耕正式开始就要犁地了,田地里不忙的时候,我会在当地农户的指导下学习农机操作。村子里的年轻人日益减少,国家对于农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95后的农学人,为家乡春耕助力,是我的责任也是青年一代的担当。”
“当听说这次抗击疫情工作的人手不够时,我就想着自己作为退役军人也应该有所行动,就主动要求参加了。”这个寒假,当多数大学生选择居家战“疫”的时候,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吴德婧已经前往当地的高速路收费站承担起给来往人员检测体温和信息登记的工作。
“其实疫情排查工作任务很重,每天三班轮换,24小时不停歇,对工作人员的挑战是很大的。”但是吴德婧并没有退却,选择了继续坚持,连续32天的坚守,是退伍时的那句“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因为疫情原因,南京农业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无法正常到岗服务,但大家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服务地的孩子们,贵州分团的成员王润就是其中的代表。
作为一名支教老师,王润除了每日询问学生的身体状况外,他还在思考“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从这场疫情中收获真正的成长?”
带着这样的考虑,王润在假期备课时发现,病毒预防的知识与和八年级下学期生物课本中人体免疫知识部分密切相关。于是他结合疫情防控知识,通过直播、写信等形式,让学生从病毒预防角度深层次地理解了人体的免疫机制,普及病毒防护措施,引导学生树立起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
1998出生的邵玙珂,是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一名本科生。今年2月,她在父母的支持下,来到了宁波吉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她的工作任务是装配护目镜,为一线的白衣天使提供后勤保障。
“因为这次疫情发生在过年期间,我们家这边的医疗器械公司好多工人都回家了,非常缺人,作为一名90后,我也想为抗击疫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邵玙珂所在的这家公司负责直接生产支援武汉的医用物资,在前线吃紧的情况下,生产这批物资的志愿者们的压力也非常大。“截至2月12日,公司支援武汉的医用护目镜是20万个,我们这个团队就贡献5万套,想到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力量,就感觉十分自豪!我相信,这场人民战争,有我们90后的加入,一定会胜利的!”
“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学生,无法像医护人员那样在一线奋战,但是我还是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于是杜淑敏和几个高中同学开始策划这场募捐活动,从原高中群发布公告招募志愿者,建立工作群,到正式向社会发出筹款号召,每一步都在按计划有序进行。虽然志愿者多是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但是他们恰恰利用这不同专业背景的优势进行了分工。活动最终在短短一天内就超额完成原定筹款50000元人民币的目标,筹集善款共达57715.93元。
在这场疫情大考中,95后、00后、退伍军人、共青团员、预备党员,南农这群青年学子赴前线、保后方、精学业、战青春,用“硬核”行动交上了一份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让我们倍感温暖和力量,也让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