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经济管理学院开展“金秋劳动周”大学生劳动教学实践活动

时间:2024-10-24    来源:经管院     作者:叶潇奕      审核:    浏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根植劳动情怀,弘扬劳动精神,做青春的实干者。2024年10月19日-23日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组织开展“本科生劳动教育实践周”活动。

学院党委书记孙雪峰、院长徐志刚、院党委副书记张树峰全力支持开展劳动周各项组织保障工作。教学秘书叶潇奕、辅导员杨瑞萌持续研讨,细化落实劳动教育工作要求,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实践流程的各项内容,带领260名学生一同前往白马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涵盖校园劳动实践、耕读教育专题讲座及特色田野劳动实践等多个环节,依托我校白马基地展开劳动实践。实践教研组老师由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及草业学院等的骨干教师组成。

校园劳动实践中,叶潇奕、路行、杨瑞萌三位老师带领同学们在卫岗校区开展校园卫生清理劳动活动。分别在卫岗校区北门钟山路、南苑、北苑区、北大门区及校园主干道,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发起“美丽攻坚战”!在劳动的过程中,他们无畏脏乱、不惧疲惫,用汗水浇灌着校园的美好。有的同学弯下腰,将地上的杂草一一清理;有的同学挥舞着扫帚,将落叶汇聚成一片片金色的海洋;还有的同学细心地整理路边的垃圾清理袋,方便道路通行。学生们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劳动的喜悦与自豪,如同秋季盛开的花朵,绚烂夺目。校园劳动实践不仅让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更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双手的创造,同学们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份成就感如同甘甜的果实,滋养着他们的心灵。



10月20日下午,围绕“绿色防控—绿水青山中的植保色彩”主题,学院开展了耕读教育专题讲座。师生共同学习了绿色生态的重要性,讨论了如何保护环境,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绿色生态是最大的财富,更是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10月21日上午,学院师生统一乘车前往白马基地,开展为期三天的种植蚕豆、收获花生和清理一枝黄花的特色田野劳动实践。




同学们挽起袖子,拿起锄头,走进田垄。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翻土、开沟,再到撒种、盖土,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每一颗蚕豆种子都象征着希望,被轻轻地埋进充满自然气息的大地之中。此刻,种下的远不止是作物,更是对丰收的憧憬和对劳动的敬仰。



锄头轻触松软的泥土,花生藤被缓缓拉起,根部挂满的果实显现出来,承载着大地的丰厚馈赠。同学们弯腰俯身,娴熟地将花生一颗颗采摘,轻放在篮子中。小山似的、一堆堆饱满的花生,都是对劳动精神最真实的诠释。



一枝黄花作为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地生态环境的威胁巨大。清理这一植物不仅是劳动任务,更体现守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担当。同学们逐一清除、挖除根系,确保不再滋生。在清理的过程中,同学们学习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也更加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返程之前,各宿舍仔细整理、充分打扫,为这次白马基地的体验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学院通过开展“劳动教育”系列实践活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新农科实践复合型人才,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让学生在“劳”中有所获,在“动”中有所得,把汗水撒在田野上,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