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金善宝经管实验班的陈凯诚,从小就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好学生,从来不是位列前茅的尖子生并且热衷于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因为高中时期就加入过不少社团,进入大学后他对这些学生组织也没有太大的热情,只参加了篮球队。热爱音乐的他还参加了不少唱歌类比赛,这便是他大一全部的经历。没有引人注目的成绩,也没有拿得出手的课外活动经历。
在篮球队辛苦的训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日常学习,大一结束时,他的绩点甚至不到3。面对这样的成绩,他很不满意,离开篮球队后,拼命学习,经过大二一年的努力,才把成绩提到3.4。但这个成绩并不算好,所以在竞争激烈的前往台湾多所大学交换的项目中他落选了。
没过多久,一个新的机会降临,是去中国农业大学交换。与去台湾的项目不同,去中农交换要大三一年都呆在北京上学。而大三对于想要出国或者保研的同学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如果到中农上学,意味着尚未结题的SRT要和小组同学远程合作,两所学校的课程要能很好地对接,以及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同学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班上很多同学看来,是对未来极为不利的得不偿失的“机会”,所以报名的人不多。但在陈凯诚眼中,机会毕竟是机会,北京又是科研院校最密集的城市,“机会”一定比“失去”多。所以,这个机会,他希望能拿到,最终也如愿以偿。
在北京的一年,他果然如自己所愿,抓住不少宝贵机会,成功刷新了自己的履历。首先是中科院地理所的一个科研项目招聘数据清理员。因为在计量经济学课上学过,让他有Stata基础,从而拿到了这个实习机会。在实习过程中,他对农业经济的了解更深入,并且提升了自己Stata技术,为之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后来,北大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位老师要招募科研助理,他便投了简历。之后听说中农同班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同学也在争取这个岗位时,他对自己便不抱太大希望了。没想到后来,他也拿到了面试机会,这又给了他一点信心。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所以他提前阅读了那位老师发表过的文章,复习自己SRT的内容,准备充分后便去面试了。最后,他战胜了所有人,拿到了实习机会。两次实习经历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不仅从各方面提高了自己,给自己很大的信心,更使他对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之后选择出国留学埋下伏笔。
在中农的那段时间里,除了科研和学习方面的投入,他没有停下自己的音乐爱好。刚得知学校要举办英语歌曲大赛时,他虽然有兴趣但自认为口语差,便不再考虑。反复思考后,决定挑战自己,试试看。
所有演唱的歌曲都是现学现用,他每天抽出时间在阳台上或楼梯间跟着音乐一遍遍的练习,学唱的英文歌曲和剪辑的伴奏铺满电脑屏幕。比赛持续一个月,他从预赛拿着歌词都会唱错到决赛已经记住整整七首歌的歌词。在决赛时,他决定放手一搏,选择了难度较高的歌曲,要么成功,要么成仁。终于,这个在南农两次参加校园十佳却没登上过勤仁坡舞台的他,在比赛中拿到了冠军。赢得比赛的欣喜,使他坚定地相信,努力不仅会有收获,甚至可能创造奇迹。
回忆当初,他很庆幸自己抓住了去中农交换的机会,在北京的一年里,他总觉得幸运女神特别照顾他,让他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心愿,也给自己的人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去年6月份,他下定决心去美国念经济学研究生。可是时间只剩下一个暑假,他必须完成TOFEL和GRE考试。如此紧迫的时间,也许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是这对于希望再上一个台阶的他来说是最后机会。所以他放弃了保研这个选择,孤注一掷,在同学们忙着参加各个夏令营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到TOFEL和GRE的准备中。
那个夏天,是他人生中最灰暗也最值得回忆的暑假。8月25日,一战GRE320分,可能对于大多数申请美国TOP50的学生来说,这个分数已经够用了。但是他绩点偏低,必须在GRE考试上拿到高分才能填补缺陷,所以决定二战。
九月,班上不少选择保研的同学已经拿到了浙大、北师、中国政法等大学的研究生资格,而自己的一切却悬而未决。可想而知,心中的煎熬。不少同学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而自己还要每天在图书馆对着电脑和课本炒冷饭。就连吃饭,都拿着当天错过的题和单词,与西门马记土豆牛肉盖浇饭一起下肚。他唯一获取动力的途径就是在每天睡前告诉自己,考了高分就能去好学校,这是最后的仅剩的能提高自己人生上限的机会,所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个月之后,二战GRE考试前一天,他在草稿纸上写下了325分的目标,这也是他对自己全部的期望。但是那天晚上,他却失眠了。凌晨三点,他躺在床上看见黑漆漆的寝室墙上写的全是绝望。第二天一早,他顶着寒风和困意赶到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考场,坐在休息室里,脑壳胀胀的。给自己灌下几杯热水,祈祷自己不要着凉,然后倒在桌子上沉沉睡去。
那时他幻想考试设备发生故障,ETS系统出现问题或者发生大规模泄题事件,导致考试延期。但是这些都没有发生,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于是他闷下一罐红牛,走进了考场。考试一直从上午十点延续到下午两点,他忍着巨大疲惫和钻心的饥饿感,艰难地坐在电脑前答题。下午两点,考试结束,当屏幕上显示出总成绩328分的那个瞬间,一股热血冲上头脑,他感觉鼻子酸酸的。
相信所有竭尽过全力的人能理解,当胜利真的来临的那一刻那种想抱头痛哭的冲动。
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砺中,陈凯诚越来越认识自己,也越来越了解自己。什么是自己的长处,什么是自己的短板,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他早已胸有成竹。
提交完所有材料以后,就只能等候结果了。1月20日,他收到了自己的第一份Offer,来自UIUC,这是当时自己期望的最好的学校。看到Offer的那一刻,他从床上跳了起来。没想到后来又陆陆续续收到十份Offer,他有了更好的选择。经过对自己长处和劣势的分析,综合各家大学的特点,他放弃了威斯康星麦迪逊、加州戴维斯、博科尼等学校,选择了塔夫茨大学。这所学校虽然没有威斯康星麦迪逊专排高,但是更符合自己的需求和规划。
因为知道未来选择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在本科期间都有良好扎实的数学基础,而自己作为应用型专业的背景的学生,相对较弱的理论功底不足以应付将来的学习。为了更有自信地站在一条全新的起跑线上,他决定笨鸟先飞,在这个山花烂漫的毕业季,他并没有“躺”在他已经收获的丰硕的OFFER上享受最后的毕业时光,而是选择继续拿起书本,重修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学课程,在重新“啃”书中度过这段最后的南农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