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人物专题

勤学之星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专题 > 勤学之星 > 正文

李沛锴:所爱隔山海,山海俱可平

时间:2020-04-20    来源:     作者:      审核:    浏览:

 

 

 

李沛锴,男,汉族,199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入选国家奖学金百名优秀代表(0.0004%,江苏仅三位),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三次三好学生一等奖学金、iGEM比赛金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全国数学建模省级三等奖、三次科技创新单项奖学金等。

 

在很多同龄人看来,数学似乎是一个无趣、无用、无意义的“三无”专业。但在李沛锴看来,数学带给他的探索感、逻辑体验,让他深深为这一“思想的体操”着迷。更深入地接触数学之于现代社会的意义之后,他深刻理解并认同马克思的这句话:“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

 一望可相见,一步如重城

高中时,卢昌海先生的《小楼与大师》《因为星星在那里》所传递的科学精神让李沛锴深深着迷,他暗下决心,以后也要秉持这种学术品味与格局开启自己的大学科研生涯。

2016年9月,李沛锴来到南京农业大学,有幸加入了陈云富老师的科研团队,探索工程物理领域奥秘,并成功发明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这段经历让他第一次感受到理论研究的实际意义;第一次感知到数学这样一个基础学科对工程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一次感悟到一个国家真正的科学水平离不开数学领域的高度发展。数学散出的魅力,令他着迷,他执着于此并更加渴望深入地一窥数学的真容,由此他萌生了转专业的念头。但转专业意味着要放弃已经适应的工学生活,离开熟悉的环境、学科、朋友和课题,进入未知而陌生的理学院。他甚至不确定自己的兴趣能否顶得住新专业的学业压力,能否在新的环境、新的学科中开辟新的天地。

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

“少年心事当拏云”。为了圆自己的数学梦,李沛锴郑重递交了转专业申请书。凭借大一期间的优异成绩和在校表现,他在大一结束之时,成功把握住了转专业的机会,来到了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与数学为伴。除了适应新的环境,他还需要在一年时间内修完本该两年修完的课程。但世间奇伟之观,常在于险。进入数学系之后,李沛锴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分析学的严谨、代数学的精妙、拓扑学的抽象都让他如痴如醉。

 

   

 

然而,在掌握一定数学理论知识后,李沛锴逐渐意识到,系统严谨的理论知识与想象中所需学习的内容仍有不小的差距:只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其真正的魅力,只有将数学与各类问题相结合才能展现其现实意义,只有朝着这样的方向继续探索,才能维持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因此,李沛锴开始尝试参加一些数学建模比赛,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看到了自身不足。他自学了大量课外知识,尝试自行推导算法过程,这些“课堂以外的努力”,也为他之后参加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之后,李沛锴接连参加了各种学科竞赛,将数学应用于计算机、生物学、土地资源管理等领域。其中,备战了近一年的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应是他大学生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云开见明月,蟾宫折桂冠

即便在考试中总能获得95+的高分,也不代表把知识理解得透彻。在各种各样的比赛中,他总能发现自己的知识缺口和能力缺陷,在这些挫折中,李沛锴在学习中慢慢积累了经验。大三上学期,他加入了iGEM团队,负责为一些实验模型进行建模。在实践中,李沛锴发现,原本课本中枯燥的公式和学完就忘的知识、模型,在应用中真的可以逐渐巩固。在队友的帮助下,李沛锴成功建立了模拟模型,一行行写好程序去模拟结果,原本遥不可及的事情,一点一点的水到渠成,这段经历,不仅巩固了他的基础知识,也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基础学科对自然科学的推动作用。

 

   


得云开方能见得月明。在备赛的一年中,200余天的披星戴月、上百篇论文的苦读、不厌其烦的口语训练……李沛锴由最初的生物小白到熟练重现细胞基因回路的科研达人,从哑巴英语到可以独立完成全英文汇报,从对机器学习一无所知到略知一二,从单打独斗到充分发挥1+1>2的效应……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为了最后一刻的厚积薄发。苍天不负有心人,2018年10月的美国波士顿,李沛锴和团队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成功捧得金奖。现场的荣光与大洋彼岸的祖国萦绕心间,激动、自豪之感化为探索路上源源不断的信心、勇气和力量,这是备赛iGEM这一年来最美好的脚注,更是李沛锴未来选择和前行道路的基石。

 

所爱翻山海,山海俱可平

从漫无目的探索和琢磨,变为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一路走来,虽然坎坷不断、困难重重,但他的内心坚定而满足。对数学的热爱成为了李沛锴爱上科研的内在动力,而探索科学世界的渴望成为了他投身科研的外在引力。

 

今年暑假,李沛锴有幸获得了参加康奈尔大学中国经济研究所夏校的机会。在康奈尔,他完成了项目课程并在商业模拟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在康奈尔学习期间,来自全世界名校的学生常聚在一起讨论经济现象、经济政策等与经济有关的国际时事,他感受到了经济运行机制的复杂和奇妙,在发现数学对经济学、社会科学以及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后,他在硕士推免择校时毅然选择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希望通过应用自己的数学理论与模型,为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


   


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心有所爱,学必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