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7月25日,天气晴。
坐了36个小时的火车和8个小时的大巴,眼前的景色由绿变黄再到寸土不生——终于,胡林伟和他的三个支教伙伴提着大包小包,踏上了伊犁的哈萨克州。
激动夹杂着几分期待,作为第19届赴疆支教团的团长,胡林伟还没有想好,一年的新疆支教时光等待他的究竟是什么。
“这儿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来新疆的头两天,胡林伟就因为空气干燥流起了鼻血,止不住的那种。天气不仅干,还异常冷。
零下20摄氏度的夜晚,洗完头伸手一摸,满脑的冰渣。没有教师宿舍,没有洗漱间,在短短的一年内,支教团搬了9次家。
“有一次说8点搬家,但是到了7点,我们还不知道该搬去哪里,坐在一堆被褥和杂物中间,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绝望。”他用一种无奈又略显心酸的语气回忆道。
干,冷,累。这片土地给初到的胡林伟来了个当头“三”棒。但比起生理上的不适,心理上的落差更加让人难受。
“当地的老师有部分不太欢迎我们这群支教的”,他苦涩地笑了笑,“觉得我们不是专业教师,年纪轻也镇不住学生,经验什么的更是为零。”胡林伟想要用实力说话,却在孩子那碰了灰。
“他们太皮了,一不留神就翻墙出去玩,教室的座位经常空了好几个。而且……”他顿了顿,“这些孩子手上都是干农活磨出的茧,他们不重视学习,也没法重视学习,有孩子连一个汉字都不认识。”
支教团渐渐被一种无力感笼罩,几个女生没忍住放声大哭起来。
崩溃过后胡林伟却很快接受了挑战——“到这儿来就不是享受的,不管有多难,只要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我就是成功的!”他咬了咬牙。
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
胡林伟当了很多年的学生,但此刻,他是几十个孩子的老师。
角色的转换一开始并不成功,对着这些均分只有四五十,经常读不懂题目的孩子,胡林伟很头疼。
“经常是说完他们就眨巴眨巴眼睛直直地看着你,好了过了一天又是老样子。”他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不过——其实所有孩子心底都是喜欢学习的。”
他给了这些孩子最大程度的尊重。在他的数学课堂上,任何细小的进步,任何大胆的的想法都会被发掘。
“就是一个互相信心积累的过程,我鼓励他们,他们选择完全信任我。”
一个叫阿克江的男生自从做对了一道题被表扬后,每节下课都屁颠屁颠地往他的办公室跑。
“老师——你看我这道题做得对不对?”
看着纸面上的错误答案,胡林伟总是温柔地回应:“差一点点就做出来了,想法很棒喔,再把我圈出来的地方看看。”
受到极大鼓舞的男孩一蹦一跳地回了教室,下节课还来,虽然答案依旧是错的。
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他爱上了数学,在最后写给他的小纸条中,大家都毫不掩饰地说出了对他和他所教数学的喜爱。
“所谓‘尊其师,信其道’,你只有发自肺腑地关心他们,他们才会信得过你。”
初一的期末考试,胡林伟教的两个班拿下全县第一和第三的好成绩,而阿克江,那个每次考10分、20分的孩子,破天荒地考了70分。
你们一定是上天派来的天使
整个采访过程中,提到与孩子们的相处,胡林伟笑得最开心。
“也不知道是谁提了一句说你们胡老师每天不吃早饭就来给你们上课,从那以后,我的桌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准备的早餐或一些小零食。”胡林伟的脸上漾着幸福的笑。
“还有一次看他们太累了带他们一起去户外做游戏,结果一个个兴奋地抱着我‘老师你真好,今天我们保证第一个写数学作业’,特别好笑。”
有一天,他的课代表到办公室放下作业,突然就毫无征兆地蹲身哭了起来。问了老半天才知道,是因为他要离开了。“当时心像被揪着一样。”
临走前,孩子们神秘地递上一个纸盒,里面贴着偷拍他的照片,放满了孩子们平时最爱吃的糖果、零嘴。
“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把手机带过来了,拍了我的照片。他们大概是以为自己喜欢吃的我也喜欢吃。”
还有许多用小绳捆起的小纸条,“回南京才能打开喔!”孩子们仰着脸反复叮嘱。
孩子是天使般的存在,他们心思简单却又细腻——他们最会判断谁对他们好,然后默默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馈。
回顾自己的支教经历,懂得感恩、舍得吃苦、学着坚韧……胡林伟收获了很多。那些与孩子们相处的点滴细节都汇入了记忆的大河,往后漫长的时光里,只要一想起,就会熠熠生辉。
2017年7月3日,夜幕降临。
胡林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片与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土地,但他知道,他还会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