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同时,2020年也是全民抗疫的一年。为响应党和国家、学校的号召,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农学院“探青春故事,展中国力量”青年宣讲团于今年暑期开展了一系列深入基层、了解脱贫抗疫工作的活动。
8月4日,宣讲团成员李俊逸来到了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何坝镇船头村,他联系到了村里一位已经完成脱贫的老农民进行采访。通过和老人的对话,李俊逸深入了解到当地的脱贫工作的严格落实和精确帮扶。“现在我们一家真是吃喝不愁了!”老人对李俊逸感慨道,这让 他深刻感受到脱贫攻坚工作在2020年真正取得了圆满的胜利。
8月4日至8月5日,周虹宇深入甘肃省景泰县上沙窝村进行基层调查,了解当地脱贫攻坚情况,通过采访村主任和贫困户以及参观当地脱贫产业,切实感受到村庄发生的变化和脱贫攻坚的成就。两天的实地访谈和调查让周虹宇收获颇丰,如今的上沙窝村,坚持靶心不变、焦点不散、标准不变的原则,全力以赴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在村干部的扎实工作和坚守下,脱贫攻坚改变了乡村的面貌,激发了农村内部的发展活力。
宣讲团成员魏嘉莉于8月10日下午通过线上采访我校校友周国俊,了解到了校友对抗疫和扶贫工作的一些看法和心得。周校友现任职务是长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综合处处长,他作为本次抗疫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一方面动员党员干部前往一线,另一方面则是自己在当地抗疫。“正是通过这次的疫情,能看出来在国家危难时刻党员和政党机关干部是冲在前面的。”周国俊校友如是说。疫情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自强不息的凝聚力。其次团队成员采访了关于精准扶贫的问题。周校友所在机关有扶贫工作队会经常下乡去贫困县贫困村摸底考察,然后根据考察情况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周校友说:“扶贫并不只是单纯的资金帮扶,也要扶志。”通过此次对话,团队成员魏嘉莉对扶贫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体会到了脱贫攻坚的不易。
当基层选调生是怎样的体验?乡村振兴战略又是如何使一个人均收入在全镇排名倒数的小村摇身一变成为美丽乡村?8月12日,青年宣讲团成员肖佳慧对基层干部陈晓进行了采访。陈晓学姐始终坚持回归基层、建设三农的初心,她所在的安基村曾是一个人均收入在全镇倒数的贫困村,但近两年,村子借助邹区镇灯具之乡的产业优势和大运河半包围的地理优势,已经打造成为美丽乡村的典范。据陈晓介绍,安基村的乡村振兴离不开三方面重点措施的同步展开:第一个方面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第二个方面为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第三个方面是助推脱贫攻坚,实现经济贫困区的摘帽。当前,安基村人居环境舒适、特色产业发展良好,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最后在采访将要结束时,学姐对我们真诚寄语:“学弟学妹们要培养自己勇争一流的意识,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得为自身、也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另外,也要努力发掘自己身上的增长点,时刻保持一种充电的状态。”
8月14日,宣讲团团队成员樊家屹深入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基层,对镇政府扶贫专干和村扶贫负责人(同时也是一名初中教师)进行了采访,了解该镇目前的贫困状况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这次暑期实践让宣讲团成员深入接近了扶贫脱贫工作,脱贫攻坚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词。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国情、了解了社会,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清晰了作为农学生该有的三农情怀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