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环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肥”常美好——生物有机肥益企行
第一站 南京宁粮生物肥料公司
2022年6月30日早九点半,“寻‘根’溯源,生物有机肥益企行”团队在韦中教授、王世梅教授以及杨天杰博士的带领下乘坐大巴车来到了位于栖霞区的宁粮生物肥料公司,学习了解了有机肥料供应链及销售链,同时参观了相关的发酵设备。
图1 “寻‘根’溯源,生物有机肥益企行”团队成员合影
在抵达宁粮生物肥料公司后,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了企业的会议室,在这里公司负责人梁晓辉经理为我们介绍了宁粮公司的发展历史、经营方式、科研成果、宣传方式、市场需求、产业现状等。
图2 梁经理为团队成员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在梁经理讲解结束后,活动进入了提问环节,团队成员积极提问,梁经理一一解答。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梁晓辉教授阐释了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依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企业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认为企业应同高校联动,结合高校的创新性生产出更具有前瞻性的产品;
从产品推广角度,一方面由于教育的缺失很多农民意识不到施用有机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应提升产品自身质量来吸引农民去使用。
对此,团队成员表示,作为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生要从自身进步和助力农户多角度共同发力,既要在理论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又要在实践中贴近农户、倾听诉求,同时科普施用有机肥的意义,帮助农户转变肥料施用方式,使有机肥进入千乡万村。
图3-4 提问环节
在提问交流环节后,梁经理带领我们参观了微生物菌剂生产的设备,并由技术人员为我们详细讲解了相关的技术细节以及生产流程。同学们积极提问,技术人员耐心讲解,在经过二十多分钟的参观学习后,同学们对于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有了初步了解。
之后,梁经理带着团队成员来到了肥料生产、堆放的厂房,为我们介绍了有机肥的生产过程,以及相关生产设备。厂房内气味刺鼻,但并未消减同学们的兴趣。
图5-6 团队成员参观相关设备
在参观结束后,“寻‘根’溯源,生物有机肥益企行”团队成员与梁经理等宁粮企业员工合影留念。
图7 团队成员与宁粮企业员工合影留念
第二站 地得益——南京明珠肥料有限责任公司
6月30日下午,“寻‘根’溯源,生物有机肥益企行”团队来到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街道大同生态产业园的地得益——南京明珠肥料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下午的有机肥实践调研活动。
抵达明珠肥料公司后,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带领我们参观了企业展厅。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标语。可见明珠肥料公司的企业理念就是循环利用资源,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图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标语右边大大小小的奖项挂满了整面墙壁。将企业的创新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标语的左边则挂着各级领导来企业视察的照片,可见国家对此产业的重视程度。
图9-10 参观荣誉墙和照片墙
问答环节
参观完公司展厅,初步了解了公司产品以及工艺流程后就来到了提问环节。步元萌等同学积极提问,企业负责人一一耐心地解答,我们收获颇丰。我们了解到有机肥料发展最大的难处在推广,有机肥料贵且见效慢,农民施用有机肥的意愿低。所以如何科学有效地推广有机肥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图11 提问环节
参观生产
整个工艺流程简洁又明了,首先将收集来的原料再一号车间堆肥,初步发酵。之后将初步发酵完毕后的堆肥运至太阳能发酵车间二次发酵。然后转堆场后熟发酵,发酵完毕后筛分,最后进行精加工,生产出各类产品。
图12-13 工艺流程图
车间实况
车间里壮观的景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机器隆隆响个不停。堆肥气味刺鼻,烟雾遮挡住视线——这是秸秆、中药渣等废弃物的发酵再利用。这些堆肥最终将会变废为宝,成为修复保养土地的有机肥。
图14 车间实况
总结
经过此次对南京明珠肥料有限公司的调研,我们收获了很多。我们见到了各种各样的有机肥料,了解了现在国家对有机肥料生产的政策和补贴,以及有机肥料厂家现存的困难。相信这种企业调研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增强团队成员对生物有机肥研究、推广方面的使命感。我们作为资环专业的学生也应该肩负有机肥推广的重任,保护我们宝贵的土壤资源!
图15 团队在明珠肥料有限责任公司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