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基层动态

生科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生科院 > 正文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控草”暑期社会实践即将开展

时间:2019-07-14    来源:生科院     作者:王哲、郑悦、向禹铭、滕信悦      审核:    浏览:

“守护‘田’心,除草有‘稻’”

——记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控草”暑期社会实践即将开展

据《2019年党中央一号文件》,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而农田杂草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对此,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大二学生组建了“守护‘田’心,除草有‘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我院强胜教授潜心研究的“生态控草”为核心技术,借前人宝贵经验,创新添加“机械化”元素,即将在江苏南京、盱眙、丹阳等地进行社会调研、技术推广、成果宣讲等活动。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强胜教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探索出一种绿色、健康、科学的控制杂草方法——生态控草。此项技术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截流、网捞、检查维护。截流即在水稻种植灌水,于沟渠、田块的进出水口各设施滤网,用于拦截随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网捞要等灌水浸田后,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一定水深(约15cm),待杂草种子漂浮于水面后,旋耕耙田。静置大约一到两天后待杂草种子被风吹拂集中到田边或田块角落时,使用尼龙网兜直接捞出漂浮的杂草种子。最后要定期检查滤网,及时清理与更换滤网。

     

去年暑假,我院生态控草团队第一次下乡实践,成绩斐然。团队走访了江苏南通海安农场、如东县洋口镇杨楝园、如东绿源高效设施果蔬园艺基地(水稻育苗基地)、如皋市九华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如皋市四圩村和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地点,总计发布问卷280份,生态控草技术推广面积达806.5亩,并进行了两场签约完成了实践基地共建。团队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活动动态,微信推送阅读量达742人次以上,抖音视频动态播放量达752人次,微博动态获得了2063人次的阅读量。实践进行的同时被江苏农业科技报、金陵晚报以及中青网所报道。但与此同时,真正实现节本与增效兼顾、生产与生态统筹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今年我们推陈出新,用机械化武装控草技术,并增设新的推广点,以真正实现绿色惠农。具体项目如下:

一、实践安排

1.5月中旬至7月初:5月22日—23日,生态控草团队前往江苏金坛农技站试验田进行杂草调研,并采集杂草样本带回校进行实验研究;6月4日—7日,团队成员重返金坛,实地学习和操作控草技术。与此同时,队徽、队旗、问卷、宣传册、展板悉数完成设计。

2.7月15日—7月25日,生态控草团队将陆续前往三个地方进行实践活动:

(1)江苏省淮安市盱眙,走访农户进行“综合种植”宣传与问卷发放;

(2)江苏省镇江市丹阳,重回去年实践位点,进行“综合种植”效果回访;

(3)江苏省南京市,以“绿色生态、有机食品”为主题,面向社区居民进行大众科普和问卷调研。

二、创新点

1.机械化武装技术

鉴于去年的调查研究中大部分农户们认为生态控草技术耗时耗力,我们实践团队于今年对于“网捞”环节自主设计出了相应机械装置,并将免费提供给农户投入实验使用。这不仅契合了我国农业发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要求,推进农业集约化、机械化发展;也给使用此项技术的农户们带来了切实可见的利益,减轻了劳动成本与时间成本,提高62%的网捞效率。

2.开拓新推广点

盱眙县作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拥有龙虾的品牌优势、水稻面积的资源优势和国家级生态县的生态优势。结合本团队的生态控草技术,向农户进一步宣传推广“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杂草数目,提高经济效益,开辟一条绿色富民、振兴乡村的新路径。

3.宣传绿色生态新理念

团队以“绿色生态、有机食品、食品安全”为主题,向社区市民宣传绿色生态理念,科普食品安全,使绿色生态理念深入人心,提高人们的“绿色健康”意识。

三、期望成效

今年暑期除草减药团队再出发,在推广生态控草技术的基础上,以“机械化”为重心,促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实现省时、省力、省工、易操作、劳动力成本低。此外,通过向农户宣传推广“稻虾”、“稻鸭”、“稻鱼”的综合种养模式,可以开辟一条绿色富民、振兴乡村的新路径,实现生态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