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基层动态

工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工学院 > 正文

智能绿色技术赋能 创新现代农装发展—— 2025年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5-11-10    来源:     作者:      审核:    浏览:

11月7日至10日,以“智能绿色技术赋能 创新现代农装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大会邀请到中国科学院任露泉院士,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陈学庚院士、赵春江院士、沈其荣院士等多位行业领军专家出席。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原会长陈志研究员,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夏军,中国农机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敬春,韩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金赫柱教授等领导嘉宾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苑严伟主持。



校长陈发棣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我校作为我国近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重要奠基者,长期在农机装备创新、智慧农业技术攻关、产学研用协同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面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学校将继续推动农业工程学科主动融入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前沿,加强原创性科研攻关,促进科研成果在农业装备产业的实际应用,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南农智慧”。




夏军在致辞中介绍了江苏在推进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低空经济农业应用拓展、智能化农机装备普及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他强调,装备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支撑,期待以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汇聚与共享,促进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马敬春在讲话中回顾了农机院与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长期合作的历史,表示将继续加强对学会及行业发展的支撑,深化“学术—科研—产业”协同创新模式,助力我国农机装备迈向更高水平。




大会同期举办了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会士授予、《农业机械学报》专栏主编聘书发放及学报半月刊启动仪式。依据《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会士工作条例》,于海业、毛罕平、杨敏丽、尚书旗4位教授当选2025年度会士。


         

         


主旨报告环节,多位院士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智能农机核心技术、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实践、农业机器人发展趋势、绿色生物肥产业化等关键领域作专题报告,系统分析行业机遇与关键技术瓶颈,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深入思考与方向指引。金赫柱教授分享了韩国智慧农业与农业机械发展趋势,为中韩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专题报告与分论坛环节,来自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机院、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智慧农场、多机协同导航与避障、低空经济农业应用、农业机器人、生物质能源、农产品加工、智能灌溉等热点方向展开深入研讨,共设置10场专题论坛,全面呈现农机装备全产业链技术发展动态。



大会特别设置青年学者论坛、中韩农机科技论坛及《农业机械学报》青年编委学术论坛,为青年科研人员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促进青年人才成长和跨国学术交流。我院多名青年教师与研究生积极参与,展示了学院在智能装备、智慧农业工程等方向的科研实力与创新活力。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赴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创园、我院工程训练中心参观交流,对我院在工程训练、农机装备研发与成果转化方面的建设成效予以高度评价。

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我院承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600余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代表齐聚南农,共同探讨农业机械与农业工程领域的前沿方向与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