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基层动态

经管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经管院 > 正文

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动态|“徽常振兴”调研队赴安徽省铜陵市开展实地调研

时间:2025-11-11    来源:经管院     作者:章文博      审核:    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皖南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中药产业。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经济管理学院“徽常振兴”调研队走进安徽省铜陵市,聚焦中药饮片产业的传承发展与三产融合的实践路径,通过深度访谈与实地调研,探索实现解决乡村一切问题的产业兴旺路径,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269BA


寻根问“药”:探访企业,把脉产业传承与创新

       7月10日,调研队首站走进铜陵禾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开启寻“药”之旅。在公司总部,队员们与法人兼董事长何生、质量负责人邹峰进行了深度对话。何生董事长从铜陵“依山傍水、气候温润”的地理优势切入,系统阐释了产业扎根皖南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拥有“师徒相授、技艺薪传”的百年传承机制,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古法工艺精髓,更构建起覆盖“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的产业集群。他特别强调,“药材连着万家灯火,利润账要算,但健康账、良心账更得摆在前头。” 随后,在邹峰经理的带领下,队员们走入仓库辨识药材、了解炮制工艺,并于午后转赴公司位于芜湖市南陵县的700亩种植基地,实地观察草药生长态势并参与采摘,将理论认知与实践体验紧密结合。此行让团队全面掌握了皖南中药产业的资源优势、传承特色与产业链韧性,也初步洞察了皖南中药发展中的瓶颈。


56587


体验采摘丹皮种子

上下求索:政企乡建对话,破解三产融合密码

为更全面把握政策引导与市场实践的双轮驱动,7月11日,调研队深入铜陵市义安区,先后走访区农业农村局、山礼乡村会客厅及绿洋生态家庭农场,从政策制定到产业实践开展深度调研。

在义安区农业农村局产业化股,房月华股长、刘浩副股长与调研队进行了深入交流,铜陵市政协委员、铜陵禾田中药饮片公司董事长何生也出席了会议。房股长详细解读了当地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相关特色产业扶持政策,刘副股长则系统介绍了义安区农业品牌建设的中长期战略规划。这场座谈让队员们首次近距离触摸到政府宏观调控的“操盘逻辑”,对“政策之手”如何精准撬动产业活力、引导三产融合有了更真切的认知。


1D86A


同农业农村局会谈

随后,在山礼乡村会客厅,创始人程陵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陵白姜”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胡婷婷分享了他们的振兴秘籍与创业故事。从古法腌制的匠心坚守到文化IP的创新转化,从青年返乡的热血初心到应对市场挑战的成长历程,生动展现了传统文化与青春力量在乡村的碰撞与融合,为特色农产品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与市场价值


1BF46


与山礼程先生交流

最后,在铜陵绿洋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国家级垂钓裁判叶雪红向队员们介绍了其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从最初的一口池塘起步,深耕水产养殖,逐步延伸拓展出特色渔家乐体验,并创新性地以举办全国性垂钓赛事为支点,成功将农庄从“小打小闹”打造成跨省域的行业标杆。其“顺应市场需求、把握发展机遇”的智慧,充分体现了三产融合在激活乡村经济、提升产业附加值上的巨大潜力。


2ACCF


参观鱼塘

融会贯通:提炼模式,展望新征程

       此次铜陵之行,调研队系统性地走访了中药产业链核心企业、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以及不同类型的乡村创新创业主体。通过上下贯通式的调研,团队不仅清晰勾勒出皖南中药产业从传承保护到创新发展的脉络,更深入理解了义安区在推动“种植(一产)-加工(二产)-文旅服务(三产)”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方面的政策设计与生动实践。从禾田中药的全产业链布局,到山礼会客厅的非遗文化赋能,再到绿洋农场的“垂钓+农业+旅游”融合模式,以及政府层面提供的系统性政策支持与品牌建设引导,一幅主体协同、多业态互促的乡村产业振兴图景跃然眼前。


2F121


负责人讲解丹皮生产过程

      团队的调研仍在继续。下一步,“徽常振兴”调研队将开赴皖北阜阳市,聚焦粮食主产区优势,继续探索基于“大粮仓”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与三产融合新路径,致力于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让团队的探索足迹成为照亮更广阔乡村振兴之路的星火,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经管学子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