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基层动态

经管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经管院 > 正文

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动态 | “小籽花生”调研队赴南京市溧水区开展实地调研

时间:2025-11-11    来源:经管院     作者:刘琳      审核:    浏览:

      乡村振兴,让农村更美丽,让农民更幸福,让农业更兴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加强基层党建的号召,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小籽花生”社会实践团队聚焦党建引领下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浮山村开展深度调研。团队以“党建强引擎,小籽兴乡村”为实践导向,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田间地头与产业一线,致力于全景解析“小花生撬动大产业”的特色振兴路径,探索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产业发展新经验,以实际行动为绘就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强富美高”画卷贡献南农智慧和青春力量。


1D594D


指导老师:杨瑞萌

团队成员:余奚颖、刘琳、苏颖露、赵玉华、郁君怡、张楷笛、余瑞


      7月14日,经济管理学院“小籽花生”社会实践团队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浮山村,聚焦党建引领下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开展深度调研。浮山村依托南京国家农高区有机农业示范优势,以“小花生”撬动“大产业,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党建铸魂:构建产业发展“强引擎”

      团队与村党总支副书记吴慎虎深入交流,系统了解其“支部+党员示范户+农户”的组织架构。自2019年成立“南京市溧水浮山小籽花生专业合作社”以来,该模式以党支部为核心堡垒,58户党员示范户率先垂范,带头实践标准化种植、推广先进技术、对接市场渠道,有效整合资源、凝聚农户力量,显著提升小籽花生产业组织化、规模化水平,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42158


村党总支副书记吴慎虎讲解党建发展模式

二、科技赋能:打造全链条升级“硬支撑

      团队深入田间,亲身体验小籽花生标准化种植管理中的除草环节,理解精细化农业要求。在种植端,浮山村依托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力量,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区,推广科技种植。在加工环节,重点考察从筛选、清洗、烘烤到精深加工的全流程现代化生产线。洁净高效的车间、先进的技术设备与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充分展示了科技如何赋能传统农产品,实现精深加工转型。


4BDEE


团队成员亲身体验除草环节


451C5


工作人员介绍生产加工环节

三、多元融合:拓展产业价值“新空间”

       浮山村的实践不止于生产。团队了解到,该村正积极探索“农文旅教”融合新路径:成功打造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开启与南农大的“大地学堂·耕读课堂”活动;申报“非遗”炒制技艺与“老字号”;深化与苏旅集团、苏芽食品、“食礼秦淮”合作,探索“花生芽”生产及三产融合未来方向;通过榨油机试产延伸产业链。这些举措推动小籽花生从单一农产品向承载文化、连接教育、撬动旅游的综合价值载体转型。


415CE


工作人员介绍小籽花生相关产品

      为更精准服务产业发展,团队下一步将深入市场前沿,系统走访商超、农贸市场及“食礼秦淮”等品牌门店,通过消费者访谈与竞品分析,评估“溧水浮山小籽花生”的市场定位,识别机遇挑战,助力党建领航的“小花生”产业释放更大振兴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