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此,我们更要以史鉴今、以史资政、经世致用,从“四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进而不断坚定“四个自信”。
2020年10月23日下午,人文学院在逸夫楼6046举办第二场“学四史,知来路,启新程”宣讲报告会。报告会由人文学院沈志忠教授主讲,学院党委书记姚科艳主持。人文学院部分师生党员聆听报告会。
沈志忠作“从《诗经》里的小康说起”的主题报告,追忆历史长河。沈教授从先秦秦汉、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和晚清民国四个发展阶段,娓娓道来“小康”在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小康”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其概念最早出现于《诗经·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意在规劝统治者不要荼毒百姓,使民众休养生息。而在春秋战国的时代,面对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诸子百家为实现“安定、富民”的理想社会也分别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措施。
在秦汉时期,“小康”最早在西汉成书的《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经过三四代人的努力,西汉前期初步实现了“治安之国、温饱完给”的小康社会目标。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转折时期,也是民族大迁徙、文化大交流的时期,出现了“流民”与“士大夫”两种社会理想,反映了时代的发展。此后随着“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出现,唐朝社会空前繁荣,老百姓基本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宋元明清时期,“均平与和合”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小康”一词的内涵。
在晚清民国时期,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各自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和发展的主张。但是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无论是康有为的变法主张,还是孙中山发展社会生产以实现工业化的计划都只能是一种空想,难以付诸实践。
纵观古今,可以发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带领广大民众走向小康社会。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人民勾画了“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并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
沈志忠教授的精彩讲述深刻地体现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也是最好的营养剂。这场精彩的论坛活动从《诗经》里的小康说起,开拓了师生视野,引导师生品史明智,感悟情怀,涵养智慧。
姚科艳作总结。她指出,听完沈教授的报告让我们从文化的发展脉络中领略到了小康社会在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相信沈教授的精彩报告也让我们广大师生从四史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动力。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报告会圆满结束,相信广大师生党员可以从历史中吸收营养,汇聚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