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泽东语录
毛主席寄语青年,将希望寄托在青年的身上,鼓励青年人奋发向上。同学们作为新时代有理想有担当,要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青年与小康”大讨论中畅所欲言,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建设祖国的热情。
在前段时间发起的“青年与小康”大讨论活动中,许多同学都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几位同学以图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不同时代人们眼中的小康的变化:
(2003年,吴雅雯在广东珠海旅游的照片)
首先由社会类1903吴雅雯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眼中的小康,不同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通过和我妈的交流,我妈说在八九十年代,作为青年人的她对于小康的想法仅仅是“为了温饱,能够填饱肚子,安稳度日”,直到我妈在结婚之前还需要上山砍柴割稻谷。在她青年时,家乡曾经发起了“乡村建设”事业,我妈还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和其他青年人一起挑水泥、搬砖头、铺路,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很辛苦,但是这项事业能够帮助乡村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畅通城乡运输交通往来,使山里的孩子能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去探索人生与未来。
(1980年)
无法否认,当今的中国东部、南部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于北部、西部地区,但是我们应该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巨大进步给予肯定。
青年人终于站在这年轻的战场,即将奔向胜利的远方,请将属于青年人内心的蓬勃和万丈光芒慷慨投向大地,点亮中国!点亮世界!让中国为华夏青年骄傲鼓掌!让世界为中国青年激荡!
其次是表演191倪轶同学发言:1980年,王龙彬一家,居住在北京西城区新文化街一座普通的四合院里,住房面积50多平米。他们全家七口,老两口、儿子儿媳、女儿、孙女孙子。他们属于中等收入的工人家庭,过着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
这座富丽堂皇的别墅是江苏省华西村村民吴协庆的家。华西村是中国现代农村的雏形,号称“天下第一村”,村里80%的劳力从事工业生产,剩下的分别从事商业和农副业。华西人的年收入超过很多城里人。
非常稀罕的电脑也开始进入市民的家庭。图为1994年,广州的建筑工程设计师廖小湄花30000多元人民币购买了一台美国生产的AST486型电脑。
那时候,要是家里有辆小汽车,就可以称得上中产阶层了。图为1994年,华西村村民葛荷仙正驾着自己的小轿车出门办事。
八九十年代,有余钱的人家开始重视子女的艺术教育。图为1988年,广东省中山市沙溪乡富裕起来的农家,给女儿买来钢琴。
“当我浏览从1979年至今的照片时,内心多的是一份感慨与触动,我们抓不住光阴荏苒,只有通过时光定格于数不清的老照片中才能依稀回忆起过往的零星,感慨国家的一步步强大。”
在两位同学图片的展示和动人的发言之后,还有一些同学用文字诉说心声:
社会类1905赵怡璇:回首过去,从兵荒马乱尸骨遍野的乱世战场到气度恢宏国富民安的唐朝治世局面,从风雨飘摇山河欲坠的旧中国到国家独立民主自强的新中国,从积贫积弱发展落后的外交弱国到而今改革开放后国力猛增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每一次蜕变的背后,都有无数心怀“小康”理想的青年人为之做出的不懈奋斗。
社会类1902张钰渲:时代青年在各项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青年在当年长征七号与天宫二号的对接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曾经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的团队多由青年组成;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青年团队在工程建设中用奋斗推动三地交流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广大青年扎根农村、返乡创业、服务“三农”,积极投身我国乡村振兴发展事业。
社会类1902王浩琦:安身的年代,救亡图存就是时代安放在青年肩上的使命,于是,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变法救国,推动时代新思潮;孙中山于乱世中献身革命,推翻千年封建帝制;毛泽东,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在古老的东方土地上开启了一个自强民主的新时代。
表演191刘雨曼:我眼中的小康:小康社会,这是一个中国人民心中共同存在的理念,温馨而又蓬勃的曙光,透露着人们幸福的生活;浪漫而又梦幻的晚霞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幻想。
社会类1902周云起:全面小康建成在即,感悟青年的使命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我们更应当满腔热血,站在发展建设的前沿,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肩负起民族的重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社会类1905赵伟:青年人的青春能量沿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河一路奔涌而来,在全面建设小康时期,青年人锐意进取,在科技领域崭露头角,在文化领域才思敏捷,在经济领域开拓创新。
社会类1905武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社会类1905黄榆璇:古有大同今有小康。实现小康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的保障,是人民生活安定幸福最直接的表现,是实现社会稳定、繁荣健康发展最坚实的基础。而在百年目标收官阶段,全面小康更是重要的衡量目标之一。青年一代的努力与付出在建设小康的过程中尤为重要。不仅仅是基于当下的生活条件,更是对于先辈精神的继承,对于那种历史觉悟与社会责任感的承担。落实于行动,胸怀格局,肩负责任;才有情怀之上的铭记,踏实之下的未来。
同学们在发言的同时,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青年、小康、时代、国家与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全面小康即将建成之际,同学们作为青年人更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扬艰苦创业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勤于躬行。同学们坚信,青年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