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基层动态

人文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人文院 > 正文

人文学院抗“疫”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时间:2020-12-18    来源:     作者:      审核:    浏览:

人文学院的战疫志愿者们的身影遍布全国13个省和1个直辖市,用他们的行动点燃了祖国复苏的星星之火。他们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彰显着人文青年的精神面貌与责任担当,他们逆向疾行,知难而上,用年轻的肩膀挑起责任的重担,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一方群众的安康。他们有的负责把守村口,为出入人员测量体温并登记,有的负责协助开展社区治安巡查、调查外来流动人口工作,有的负责在社区喷洒消毒水、宣传防疫知识,还有的加入防护服生产阵营……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人文学院的战疫志愿者们,走进他们那些与抗“疫”有关的日子!


(活动集合图)


一、主动亮剑 ,争做“疫线”志愿服务者

疫情爆发后,人文学院多名学生主动到当地社区、街道申请成为防疫志愿者。法学182的杜欣同学在看到小区楼梯间里招募喷洒消毒水志愿者的海报后,便主动报名,参与其中。


同学参与活动图)


她正背着装满消毒水的箱子开展喷洒消毒工作,工作人员担心她一次背不动,便让她多分几次去背,即便如此,沉重的水箱依然将她的肩膀勒的酸痛,消毒水刺鼻的气味充斥在她鼻尖,她说:“刚开始觉得那个气味很刺鼻,后来慢慢就习惯了。”为了避免人员发生密切接触,每个楼道每个时间段只有一个人独自开展消毒工作。尽管只有刺鼻的消毒水和沉重的水箱作伴,杜欣依然从未萌生过退缩的想法,而是始终怀揣着一颗无私奉献和甘于吃苦的心不断向前。

战疫前线,“身着白衣,心有锦缎”的逆行者们逆流而上济武汉,一腔热血暖中华。在医用防护服、口罩紧缺之时,社会类1901的胡克涵同学加入到了安徽莫尼克医用材料有限公司的医用防护服生产队伍中。他从网上看到招人的消息后主动报名前往,主要负责给防护服贴标签、装进包装袋的工作,同样的动作每天需要重复做6、7个小时,这让他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工作的不易。他说:“尽管如此,大家都还是加班加点的想要多做一些。”


同学参与活动图)


还有的同学负责进出人员的登记工作,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对聚众人员进行劝返,宣传防疫知识,看似简单的工作却也隐藏着风险。疫情期间,表演191的杨彦博同学在小区当体温检测员。有一次出现了一名有发热症状的流浪汉,他发现情况后立即通报情况,警察立即赶到了现场,拉起了警戒线,“当时正处于疫情最危险的时刻,都有一点生化危机的感觉了”,这次的经历让他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思考,也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志愿者的不易与勇气。


同学参与活动图)


做志愿者,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去面对他人的不理解,公管181的夏叶珊同学在疫情期间把守路口对往来人员进行扫码登记,在社区封闭隔离期间对来往人员进行劝返,“叔叔,请出示一下您的健康码”,“奶奶,现在是隔离期,不能随意外出哦”,在此期间,遇见过不配合,遇见过不理解,但她和一起值班的伯伯总能心平气和地对人们加以劝导。


同学参与活动图)


做志愿者的日子里,顶着寒风,却总能收获温暖。法学171的张晨同学疫情期间在各防疫社区卡点帮助大家办理通行证,检查来往人员的电子通行证。她记得那是风很大的一天,在帮一位老奶奶办理电子通行证的时候,老奶奶发现她是自己好朋友的外孙女,便特意让子女给她送了热饮,一杯热饮是大风中的温暖。

不配合也好,危险也罢,总有一颗热心志愿、勇于担当的心支撑着他们坚持下去,也总有一个个温暖的瞬间激励他们不断前行。

二、深入群众 ,开展“疫线”观察研究活动

疫情爆发后,有部分同学结合所学专业,对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接线员和疫情下的大学生进行了采访,开展社区走访、问卷调查等观察研究活动。

以陪伴暖人心,以数据观趋势。这场疫情不仅引发了公共安全问题,还造成部分人的心理问题。社会类1905的杨婧怡同学,在疫情期间上门帮助高龄独居老人,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并在网络上发布了有关疫情的心理调查问卷。长达14天的观察研究,让她在陪护不同老人的方法上有了自己的心得,老人们也渐渐愿意对她敞开心扉,聊些心里话。



社会类1905的黄榆璇同学利用在医院做志愿者的机会,对医护人员进行了为期7天的观察和采访活动。

问及这次观察研究的感悟,她说:“这次调研中,我接触到了一位直接参与抗疫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感受到了以她为代表的白衣天使们的奉献精神与职业担当,他们是这次灾难中挺立的中国脊梁。”



三、立足学习 ,记录“疫线”感悟成长

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期间人文学院诸多同学利用疫情在家的时间,撰写疫情感悟投稿至校心报,发表防疫科普文章,记录下他们的感悟体会。还有同学通过录制视频、创作海报等方式,抓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感悟生活中的小确幸。

社会类1901的张育菲同学将自己在养老院的义演劳务费用于疫情捐款,并到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站岗。她将期间所见所感化作文字发布在《暖阳》第四版。“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镇毒;医者心,仁者心,中国新,同心抗疫!”她的文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寥寥数语却动人心弦。


社会类1905的杨婧怡同学出于“抒发疫情带给自己的感悟以及表达自己对年轻一代责任与担当的看法”的初衷,写下《00后,我们的担当》一文,正如她在文章中所写:“民族的传承是靠一代代人的情怀,当时代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的手上时,我相信,我们经得起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看,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牺牲。”在这场战疫中,人文青年们勇于担当,积极投身战疫志愿服务,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始终坚守岗位,以他们的方式为战疫做出贡献,书写着他们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