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基层动态

外语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外语院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丨“外语话秾情,乡村共振兴”实践团队执实践之笔,绘出乡村振兴成果的多彩画卷

时间:2024-12-16    来源:     作者:      审核:    浏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外国语学院“外语话秾情,乡村共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15名成员,在7月到8月开展了为期25天的乡村振兴实地调研。

实践团结合团队成员的实际情况,选取了江苏省宿迁市青伊湖镇和南京响堂桃源谷、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湖南省祁阳市茅竹镇三家村、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大石洞村、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姜桥村、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大河东村和四川省简阳市高坡村等7个省份的3镇4村作为调研点,并制定了调研方案。实践团分成多个小组,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访谈、资料搜集等多种方式,全面而深入地调研了上述地方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生动实践、显著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整理总结了经验教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在江苏省宿迁市青伊湖镇,江苏小组成员从党建工作、产业发展以及乡村面貌三个方面展开调研工作,重点考察了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模式。他们走访了当地干部群众,参观了新时代乡村文明实践所,收集了关于青荷园小区多方面改造的相关数据记录,涉及地下管网、道路、屋面防水、停车位、防火隔离设施等内容,较为全面地领会了基层党建引领在促进乡村产业升级与乡村面貌改善中的关键作用。

近年来,响堂桃源谷在文旅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村落着重发展特色种植、庭院经济,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双重繁荣。江苏小组还对南京古村落进行了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了南京村落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现状,结合响堂桃源谷的发展轨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

湖南小组成员探访了位于湖南省祁阳市茅竹镇的三家村。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从他们口中得知“三家村一直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引进现代农业企业,实现村企双赢,探索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之路”,形成了新时代有特色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同学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基层党建引领与村企合作带来的巨大变革,其成功经验无疑为全国乡村治理提供了宝贵的“三家村模式”。

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大河东村,山东小组了解到:大河东村主要是依托山、水等自然资源优势,他们将产业多元化和生态保护作为发展两大重点,凭借其优质的水源条件,成功吸引了国内知名饮品企业农夫山泉入驻,双方合作建立了高标准的水源地保护区和生产基地,带动了当地就业,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的双赢。大河东村还充分利用崂山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茶叶产业。他们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加工设备,提升茶叶品质,打造“崂山茶”“崂山可乐”品牌,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为村庄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西南小组的同学先后调研了四川省简阳市高坡村和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的乡村振兴实践的最新成果。高坡村通过引入现代农业科技与管理模式,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发展了乡村旅游,成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的示范点。百朋镇主要通过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实现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与农村经济活力增强,其支柱产业——玉藕产业依托家庭农场与合作社,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不仅大幅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更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此外,百朋镇的葡萄种植和乡村采摘休闲业的发展,大大拓展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也成了农民新的增收点。

在山西省大石洞村和湖北省姜桥村,小组成员分别在两个村落进行走访调研。大石洞村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引导村民发展林下经济,持续拓宽村民们的增收渠道。姜桥村形成了基层党群联动、创新乡村治理模式,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村变美与农民致富的同步发展。这种发展乡村治理与发展模式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

实地走访调研阶段之后,团队成员分工对调研材料、数据进行了集中处理,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分析,形成了关于乡村振兴策略优化、产业模式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结论与建议,制作了双语宣传视频、双语宣传手册,撰写了多份调研报告。

通过此次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不仅加深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增强了自身对乡村振兴事业的责任感,更是在实践中立足自身、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的实践工作也得到了各地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同学们的工作扎实、有效、接地气,提出的建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充分体现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