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基层动态

外语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外语院 > 正文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陆瑞阳为外语青年学生分享扶贫故事

时间:2021-04-02    来源:外语院     作者:甄亚乐      审核:    浏览:

陆瑞阳,工信部直属机关党委二级调研员2017年,陆瑞阳到国家级贫困县谢家庙村担任第一书记,亲力扶贫。驻村期间,他深入田间地头,用自己的汗水浇灌了每一寸农田,他带领村民抓党建促脱贫,发展乡村特色经济产业,根据谢家庙村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特点,踏上了“一个生态圈、一条产业链、一支务工队”的特色扶贫之路。先后获得“南充市优秀第一书记”、“四川省脱贫攻坚奖”的称号。2021年2月25日,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4月1日下午,陆瑞阳以“平凡的世界”为主题,在教学楼七楼报告厅为外语院青年学生分享他的扶贫故事。  

2017年,陆瑞阳从首都北京千里迢迢来到四川南充市嘉陵区世阳镇谢家庙村,担任起深度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分享会现场,他展示了自己驻村期间保存的珍贵图片,讲述每一张图片背后的故事如数家珍,让在场的党员同志们跟随着他的思绪来到四川南充市嘉陵区世阳镇谢家庙村他回忆到,自己首次来到谢家庙村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当时,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当地人的心态,让他们认识到贫穷是可以改变的!

改变,从打造红色阵地开始——考虑到村里原有的活动室非常简陋,陆瑞阳经过深入走访群众,并与地方干部反复商量,最终确定了优先建设村级党群活动中心的工作思路。随即,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心的建设中,积极协调资金、主动参与设计、紧盯施工过程……很快,一个设计新颖,阶梯会议室、文化活动室、展览室、调解室等一应俱全的红色阵地在谢家庙村拔地而起。

 致富,激发村民动力是重点——谢家庙村已于2018年10月顺利脱贫摘帽。如何进一步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调动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便成了陆瑞阳经常思考的问题。为此,他以乡村文化活动为抓手,不断鼓励大家振奋精神、自力更生,靠辛勤劳动提高生活水平。从2018年开始,世阳镇每年会从全镇2万多农民中选出十佳最美农民进行表彰。2019年的10位获奖者都是最普通的农民,他们有的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的致富能手,有的是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道德模范,还有身残志坚、自主创业的劳动标兵。陆瑞阳认为,“虽然他们只获得了一本证书,并没有什么物质奖励,但通过这种形式,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了农民的荣誉感获得感。

布局,搞活可持续特色产业经济——在陆瑞阳和当地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谢家庙村已经形成了以花椒、羊肚菌、银杏树苗为主的产业布局,特色的乡村经济产业铺就了一条踏上了“一个生态圈、一条产业链、一支务工队”的特色扶贫之路。“一个生态圈”指的是山顶种花椒、半坡栽银杏、林下搞养殖,村委会周边种百香果、黄陂等并套种丝瓜,在低洼处利用气温差轮种羊肚菌、辣椒、空心菜,发动老百姓搞“庭院经济”,将牛粪猪粪回田。“一条产业链”,指的是以羊肚菌种植为牵引,探索菌类初加工。此外,就地取材做大健康农产品,开发粗粮产品制成特色礼盒,充分依托线上平台,联合物业协会进社区,推动订单农业发展。“一支务工队”,指的是发展产业、建设项目从而创造一批就业岗位,根据实际建立“工程队”“生产队”。仅花椒园一项,当地建成花椒产业园300亩,74户村民以产业扶持资金15万元入股,除每年8%比例固定分红外,还通过保底收益、工资收益、分红收益三种方式保证入股村民收入,平均每户每亩纯收入在2500-3500元。

教育,脱贫攻坚教育先行——短短几年时间,这个位于高山狭沟、只有不到百户、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的贫困村,逐渐脱贫摘帽,成了示范村。虽然,村里已基本杜绝了因贫失学的情况,但留守儿童多、教学质量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为了切断贫困的代际相传,陆瑞阳请进来、走出去,先后邀请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大学的志愿者利用假期到村开展志愿支教活动;邀请北京实验二小的知名教师到当地学校进行现场教学,对乡村教师进行面对面辅导;多次组织教师、学生赴成都、西安参加各种夏令营活动,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他还积极协调捐赠图书1500余册在镇上开设公选课寒暑假读书主题活动通过购买网络课程,多方面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进程。

 

     现场的青年听完分享会后,深有感触,受益匪浅。陆瑞阳同志为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身体力行,为当地村民百姓的生活致富排忧解难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