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基层动态

外语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外语院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师生在江苏省“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竞赛中获得佳绩

时间:2022-04-20    来源:外语院     作者:      审核:    浏览:

外国语学院师生在江苏省“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竞赛中获得佳绩

 

微信图片_20221130115102

《“兴”火相传》剧照

 

        419日,首届“高教社杯”高等学校(本科)“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江苏省选拔赛圆满落幕。在英语系贾雯、段道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外国语学院学子秦天、宗易、徐子璇团队作品《“兴”火相传》喜获江苏省三等奖。

 该赛事由全国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指导,南京大学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指示,发挥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和视觉素养,为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中国叙事体系和国际文化传播体系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以“我眼中的非遗”为主题,鼓励参赛选手围绕“多彩非遗”、“匠人匠心”和“地域非遗”三个方面,综合运用各种叙事技巧和丰富视听语言,讲好精彩非遗故事。赛事启动以来,全国各地高校学生参与踊跃,共收到来自29个省(区、市),包括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顶尖综合性高校、传播类、外语类专业高校在内的574所高等院校短视频作品2071件。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共有184件作品获得省级奖项。我校作品《“兴”火相传》不负众望,在众多名校和外语专业类院校中脱颖而出,最终斩获省赛三等奖,载誉而归。此次获奖不仅展示了南农英语专业学生扎实的外语功底和“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素养,更是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在外语教育和外语专业建设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守正创新,培养“时代新人”——中国声音的传播者,承担“时代使命”——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影响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有力体现。

 

微信图片_20221130115124微信图片_20221130115135

团队成员拍摄现场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宜兴紫砂壶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组成员围绕“非遗传承”进行创作。为讲好非遗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兴”火相传》团队付出了巨大努力。赛事初赛正逢寒假,自15日至228日,团队成员克服疫情困难,牺牲休假时间,精心准备参赛作品。团队成员分工明确,齐心合作。其中,英语212秦天同学作为导演和制片人负责统筹项目进程,拍摄、后期、配音、外联,同班宗易同学负责文稿、脚本撰写、协助拍摄和配音,英语192徐子璇同学负责撰稿、翻译和配音工作。在主题构思、手法推敲、场地确定、对象选择等各个方面,团队成员们多次研讨、反复打磨。贾雯和段道余老师也全程予以悉心辅导,指导团队成员从中国典故导入,探究中西文化交融方法,从逻辑和语言层面不断润色中文稿件,对英文译稿力求做到“信达雅”,并不厌其烦对英文配音予以正音指导,对视频效果加以建议,师生倾力打造最优作品。

“我曾经的拍摄团队有十几号人。但这次疫情下,时间紧任务重,租借器材,架滑轨,布灯光,操作无人机等拍摄事务都只能由我们三人团队一起努力。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了许多感动。国家工艺美术师何宽和马栩听到我们要拍摄宣传紫砂文化之后十分积极,在拍摄过程中尽力配合我们。”《“兴”火相传》团队的秦天同学回忆道。

 

微信图片_20221130115143

《“兴”火相传》剧照

 

薪火相传,精神不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外国语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本次高教社杯“用外语讲中国故事”活动,旨在培养我校外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和国际传播能力,以实战方式落实课程思政、立德树人。通过融通课堂内外,强化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实现由单一的语言技能训练到话语方式转换的提升,培养新型外语人才,服务国家战略目标。近年来,外国语学院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本次省级赛事获奖充分体现了外国语学院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与努力,期待未来外语学子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