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传承”是由六朝、交通两个部门的成员共同进行的一次活动,他们一起沿着时光的长河,发掘身边的文物历史故事,加深人们对文物的认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第一期背景是古城墙,流逝的是岁月,遗留的是沧桑。
我们的行走从神策门开始,神策门规模较小,城门在里,瓮城在外,瓮城门也不正对着城门,而是开在瓮城的东北角,所以明南京神策门又被称为外瓮城城门。如今的神策门是南京保存较完整的城门,瓮城、券门及三开间的歇山顶城楼仍在。神策门采用了外瓮城的结构。瓮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多呈半圆形。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神策门处建造外瓮城主要是最大程度利用险峻的山势,明城墙在建造过程中力求“地尽其险”,专走山势险要之处。所以,依山而建的神策门,如果把瓮城建在城门内,反而会把小山包在城门和瓮城之内,这对于防守进攻是很不利的,明太祖朱元璋才将神策门的瓮城设计建在了城门外面。
走过神策门段城墙我们来到了玄武门,玄武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后开城门,开辟于1908年,原名丰润门,位于神策门和解放门、太平门之间,因靠近玄武湖而得名,作为玄武湖公园的西门。玄武门后是一座台城,台城位于南京城内北极阁北麓、玄武湖以南,是从解放门向西延伸出的一段明朝城垣。南京台城城墙在今东南大学一带,是东晋和南朝诸代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的统治中心代表了“六朝金粉”的兴衰。古城墙上,随处可见带有历史刻字的城砖。刻字分为阴刻和阳刻,字凹下去的刻法称为阴刻,字凸出来的刻法称为阳刻。如图,左砖上字体陷下去,为阴刻,右砖上字体凸出来为阳刻。阴刻、阳刻都是传统刻字的基本方法。发展到当代,阴刻阳刻结合的作品成为潮流,也最具有美感。明代工程实行责任制,要在砖侧烧制出府、州、县,还有烧砖窑匠的名字,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制砖人的责任。南京城的矿产不多,城墙用砖多来自于其他地方,这就更需要落实责任制,在砖侧刻上负责人的名字。
走过台城我们来到了解放门,解放门是南京明城墙于1954年新开的城门,为单券城门,位于玄武门以南、太平门以西,鸡鸣寺东北、玄武湖南岸。为方便这段城墙内外的交通,并为防空疏散的需要,南京市决定在北极阁山下的台城靠近“后湖城墙”的位置新开此门。
最终来到了我们旅行的终点: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
参加的人这样说道:“ 之前只是听说过南京的老城墙,第一次去还是跟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呢。今天才知道墙砖上还有刻字,而且年代不同,字体也不同。即使是岁月冲刷了字迹,它们不再完整,但却真实地见证着历史,古朴气息扑面而来啊!这次是和六朝的小伙伴们一起参加活动,他们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小专家,点赞点赞。虽然今天实在很热,但一路下来也收获了不少,值!”“ 这次是我在南京第一次参观古城墙。每一块城墙砖都满满的带着沧桑与历史感,如果没有学长的解说,我不会知道这些古建筑背后的故事。虽然只走了神策门到玄武门几里的城墙,却完全能感受到了南京的古老与现代、繁华与宁静。一块块经受风吹雨打的城墙砖都是历史的见证。这些不止需要我们去保护,更需要我们去传承那些文化,并将之发扬光大。”
从神策门到中华门,由北固山到玄武湖,此生遇见你,南京,真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