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基层动态

人工智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人工智能 > 正文

喜报|我院学子在第十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取得佳绩

时间:2025-08-29    来源:智慧农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作者:李洪、夏宁苑      审核:    浏览:

近日,由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分别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决赛区成功举办。经过层层选拔,我院师生4支队伍从3830项入围决赛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在全国总决赛中斩获二等奖4项。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我国最早面向本科学生的赛事之一,自2008年开始由教育部与计算机相关的教指委等组织联合主办,现为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榜单赛事之一。大赛分设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应用与开发、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等11个大类赛道,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获奖团队(按比赛时间顺序排序)

①格物致理——基于UE5的中华古代物理智慧体验园

指导教师:朱淑鑫,刘璎瑛

参赛学生:王博雯,夏宁苑,张念雨,鄢铭铎,赵凯悦

作品类别: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交互媒体设计普通组

二等奖作品《格物致理——基于UE5的中华古代物理智慧体验园》由朱淑鑫、刘璎瑛老师带领的本科生团队开发创作。

古代中国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总结,为物理学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和贡献,学习中华古代物理至关重要。因此,团队通过虚幻引擎5(UE5),开发以中华古代物理为核心的数字媒体项目,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传承和弘扬中华物理文化遗产。项目围绕声学、光热学、力学、电磁学四大物理学板块,以收集能量卡为线索,结合中式园林建筑风格和编钟、水车等历史文物的高精度建模,并融入Blender、3Dmax、RealityCapture等多款软件,呈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虚拟世界。体验园具备多维度交互体系,涵盖钻木取火、雷火炼殿等8类与物理相关的任务交互。此外,团队创新式引入深度学习手势识别技术和机器人小助手“理理”,实现多模态交互。

目前,项目已在青少年群体中测试并根据反馈意见持续更新,力争打造一款集教育性、沉浸感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数字体验平台,为用户提供独特的中华物理智慧探索之旅。

②气感鲜食——食品新鲜度无线无源检测智慧系统

指导教师:赵国

参赛学生:佟言,骆安馨,万宜鸣,徐荣泽,龚华颖

作品类别:物联网应用——行业应用


二等奖作品《气感鲜食——食品新鲜度无线无源检测智慧系统》由赵国老师带领的农业智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研发。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减少果蔬、生鲜因腐烂变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果蔬、生鲜检测成本,研发出食品新鲜度无线无源检测智慧系统,通过基于NFC无线无源检测技术与柔性气体传感元件,创新性地提出无线无源检测策略,实时监测食品腐败过程中释放的乙烯和硫化氢气体浓度变化,实现对果蔬成熟度与生鲜变质程度的精准判断,从而构建智能化、低成本的食品新鲜度检测系统。此外,该系统通过NFC标签式气体终端的通断情况来识别传感界面当前阻值,实现对食品生鲜新鲜情况的判断。其检测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单个成本低,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供应链管理,减少因果蔬、生鲜食品损耗和浪费带来的经济损失。

目前,该系统已在猕猴桃、鸡蛋等实际场景中验证了其可靠性与实用性,为智慧农业、冷链物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在农业冷链运输、食品安全监管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助力“十四五”规划中食品减损与智慧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③奶牛可吞咽式疾病预警设备

指导教师:赵国,朱淑鑫

参赛学生:林骋,赵志国,曾笑,邵筠淇,李嘉熙

作品类别:物联网应用——行业应用

二等奖作品《奶牛可吞咽式疾病预警设备》由赵国老师带领的农业智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研发。

团队开发奶牛可吞咽式传感器,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奶牛疾病的实时预警;在数据采集方面,研制奶牛可吞咽式传感器,实现对奶牛瘤胃温度、pH值及奶牛行为的长时间连续稳定无线传输和终端采集;在数据传输方面,设计奶牛可穿戴式网关和固定式网关,实现对牛场复杂环境下的数据稳定传输;在数据处理方面,融合嵌入式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奶牛行为预测,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算法与阿里云的奶牛乳腺炎诊断决策云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温度、pH值及姿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对奶牛乳腺炎的诊断决策。实现奶牛健康数据的全面感知、实时传输、智能分析和便捷应用,助力国家智慧养殖领域发展。

④海纳视控——基于Vision Master的智能视觉检测系统

指导教师:邹修国,蒋菠

参赛学生:李师瑜,夏禾羽,于兴宇,陈嘉惠,梁龙

作品类别: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挑战赛:智能工业视觉检测挑战赛

二等奖作品《基于Vision Master的智能视觉检测系统》由邹修国老师带领的大数测控实验室企行智慧科技创业组研发。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工业零件的精准识别与高效分拣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本团队基于Vision Master平台,开发了一套智能工业视觉检测系统。该系统集成工业相机、光源、遮光装置与视觉控制器等硬件设备,结合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算法,能够高效完成分类检测、尺寸测量、字符识别及缺陷检测等多类视觉任务,实现对工业产品质量的自动化、高精度、无人化检测,显著提升生产效能,有效降低了人工干预。系统采用模块化与组件化设计,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定制化能力,支持未来功能的灵活拓展,可实现“一条产线检测多种产品”的柔性检测模式,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本作品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视觉中的重要作用,为推进工业检测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