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基层动态

食品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食品院 > 正文

食品学子返家乡暨实践中的思政课活动顺利开展(二)

时间:2021-07-21    来源:食品院     作者:邵春妍      审核:    浏览: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食品科技学“寻访红色星火,传承时代使命”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开展了红色人物访谈活动,将老革命、老党员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记录成册,谱写成“我身边的英雄事迹谱”,激励新时代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日,团队成员顾越腾前往江苏省无锡市采访了在党五十年中共党员席全美和周建兰。

困难时期粮食缺带头苦干热情满

席全美,无锡市梁溪区人,1937年生,1956年他以学校学生会主席的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身为学生会主席的席全美,总是主动带头做一些事情,例如在农村帮忙种田、拔杂草、除蝗虫、喂养家畜等农活。“那个时候学生会主席什么都要主动带头做,主动带头做了才有更多学生跟着做。”席全美一边比划一边讲述着艰苦的生活。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生活物资稀缺,生活非常艰苦。席全美当时生活在农村,一天能吃上三顿稀饭就已经很不错了,甚至有的家庭一天只吃一顿,好一点的一天两顿,吃三顿的都很少了。当时村民吃的菜多是一种叫小球藻的食物,用来和稀饭一起喝的。农村里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穷人。那个时候要饭的很多,特别是过年过节在外面要饭的人更多。”直到1958,农村里开设了大饭堂,一个锅子要烧给几十户人家吃。为了保障人人都能吃饱三顿饭,饭都做得非常稀。

一百年过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席全美在采访中一再强调:“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国人的美德,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有这个习惯。”这是老一辈对我们的嘱咐,也是我们年轻一辈的责任。

红光照耀大地,妇女地位翻身

周建兰,无锡市梁溪区人,1934年出生,于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解放之前,中国的妇女地位是很低的,她们晚上不敢睡觉,要躲避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因为日军的入侵,周建兰从小就辍学了,一直到1952年,才重回学堂。一开始周建兰上的是夜校,后来父母担心她的安危,为她争取到了去正规学校读书的名额。



当时周建兰在城市里上学,学校里也有优待,吃喝不愁。但每当她回老家的时候,都能目睹好几户人家吃不上饭的情景。有一次,她在回老家的路上吃着饼,突然有一个人把她的饼抢走了,当时周建兰和抢饼的人争执了很久。后来她很后悔,因为当时抢饼的人实在饿得慌,自己不应该因为一块饼和他争执。在看到农村粮食稀缺、生活用品需要几家共用的场景后,周建兰每次回老家,都会把自己省下来的钱帮助一些生活困难的人,这一做就是六十多年。“为了响应国家的扶贫政策,每一次我回老家,都会给点钱帮助生活困难的亲戚朋友。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现在家里人人都有私家车,以前是想都不敢想,楼上楼下能共享电灯电话就已经很开心了,所以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比起来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周建兰在访谈时一直强调,吃饭的时候一粒米也不能剩。无论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富裕,也不能忘记过往的艰苦,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采访后,团队成员顾越腾感慨:“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才能摆脱过去贫困的生活,走向富强民主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当学习老一辈党员的精神,即便自己过上了小康生活,也不能忘记过往生活的艰苦,要努力为国家做贡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老党员们始终坚守信念,时刻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中。作为新时代的食品青年,我们更要努力学习知识,同时节约粮食,鼓足干劲,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