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基层动态

经管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经管院 > 正文

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 | 经管er的调研日志:小花生的大世界

时间:2025-11-12    来源:经管院     作者:刘琳      审核:    浏览:

      乡村振兴,让农村更美丽,让农民更幸福,让农业更兴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加强基层党建的号召,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小籽花生”社会实践团队聚焦党建引领下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浮山村开展深度调研。团队以“党建强引擎,小籽兴乡村”为实践导向,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田间地头与产业一线,致力于全景解析“小花生撬动大产业”的特色振兴路径,探索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产业发展新经验,以实际行动为绘就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强富美高”画卷贡献南农智慧和青春力量。


226790


第一天:2025年7月14日 晴 南京市

我们“小籽花生”社会实践团队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浮山村,聚焦党建引领下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开展深度调研。浮山村依托南京国家农高区有机农业示范优势,以“小花生”撬动“大产业”,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

首先,我们深入田间,亲身体验小籽花生标准化种植管理中的除草环节,理解精细化农业要求。在种植端,浮山村依托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力量,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区,推广科技种植。在加工环节,重点考察从筛选、清洗、烘烤到精深加工的全流程现代化生产线。洁净高效的车间、先进的技术设备与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充分展示了科技如何赋能传统农产品,实现精深加工转型。


4855B


体验除草环节

不仅如此,浮山村的实践不止于生产。通过相关负责人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该村正积极探索“农文旅教”融合新路径:成功打造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开启与南农大的“大地学堂·耕读课堂”活动;申报“非遗”炒制技艺与“老字号”;深化与苏旅集团、苏芽食品、“食礼秦淮”合作,探索“花生芽”生产及三产融合未来方向;通过榨油机试产延伸产业链。这些举措推动小籽花生从单一农产品向承载文化、连接教育、撬动旅游的综合价值载体转型。


3FE2F


工作人员介绍合作社成果


4D519


工作人员带领参观工厂

     最后,我们与村党总支副书记吴慎虎深入交流,系统了解其“支部+党员示范户+农户”的组织架构。自2019年成立“南京市溧水浮山小籽花生专业合作社”以来,该模式以党支部为核心堡垒,58户党员示范户率先垂范,带头实践标准化种植、推广先进技术、对接市场渠道,有效整合资源、凝聚农户力量,显著提升小籽花生产业组织化、规模化水平,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35BF5


村党总支副书记介绍党建发展模式

第二天:7月15日 晴 南京市

我们团队深入南京消费市场,通过“问卷访谈+渠道扫描+竞品对标”三维调研,全面透视“溧水浮山小籽花生”市场竞争力,为党建赋能产业升级提供数据引擎。

我们实地走访了包括高端文旅门店(如“食礼秦淮”旗舰店、金鹰商超)和大众零售渠道(如苏果超市、座上客)在内的多样化销售网点,系统观察产品定位与销售态势。调研发现,文创礼盒主打中高端市场,在节庆期间需求强劲;简装产品面向日常消费,销售表现稳定。同时,我们创新运用问卷与深度访谈结合:面向消费者回收有效问卷,洞察购买动机与价格敏感度;访谈店员及品牌负责人,了解日常销售情况,挖掘消费者核心关注点(有机认证、非遗工艺)及渠道痛点(包装评价、便利性)。团队同步扫描南京花生市场,系统对比“浮山小籽”与其主要竞品在价格区间、产品卖点、包装、销售渠道和消费者认知等方面的差异,明确其在礼品市场凭借独特文化附加值占据优势,但也面临休闲零食领域的激烈价格竞争。


3D0B1

调研市场花生产品

通过对销售渠道、消费者反馈及竞品生态的扎实考察,我们已经深入理解了“溧水浮山小籽花生”产品市场定位,为后续科学制定产品优化策略、精准拓展销售网络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决策依据。此次行动不仅是我们扎根大地的生动实践,更是以扎实数据赋能乡村特色产业破局市场、实现可持续振兴的关键一步,有力彰显了高校智力资源服务地方发展的桥梁作用。


用脚步丈量乡村原野

用行动回应时代呼唤

深入调研 躬行不辍

厚植爱农情怀

勇担兴农使命

经管人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