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从一定意义上说,治水即治国,治水之道是重要的治国之道”。南水北调智研团队前往小浪底引黄工程受水区的山西省运城市,以“引黄工程对当地农业灌溉及生产方式的影响”为核心方向,通过发放问卷,面对面访谈等形式,了解当地农业灌溉用水结构、费用及农业生产基本情况,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现实依据。
8月1日,南水北调智研团队赴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香落村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的农业灌溉的方式、成本和农民的选择。


香落村风貌
团队首先通过询问对接人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再进行入户调研、发放问卷,较为全面地了解当地的农业灌溉生产情况。调研问卷由团队前期设计、修改,主要包含人口统计学信息、种植情况、灌溉情况、灌溉形式差异和影响五大部分,由于调查对象以60岁及以上农民为主,团队采取“一对一协助填写”的方式,实时回收,确保完整、真实、有效。团队成员还与部分农户进行了深度访谈,收集并完善了调研信息。

向对接人了解基本情况

在村内进行访谈
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团队成员总结得出:引黄工程为当地农民农业灌溉提供了新的选择,农民也普遍愿意使用水质更好的黄河水,但由于黄河水存在成本过高,供应不稳定等问题,尽管农民能明显感知到地下水水位的持续降低、开采难度的不断提高,当地农民仍以使用地下水灌溉为主。

调研后团队做总结分析

香落村河流
本次调研结果表明,引黄工程作为战略性基础设施,对促进山西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用水成本过高,农户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地下水问题依旧严峻。结果与团队预期基本一致,为后续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实际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