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 晴空万里
今天,我们来到了南水北调智研团队的第一站——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牛杜镇香落村,访问当地农户,开启小队的调研之旅。
香落村坐落在涑水河畔,位于牛杜镇西边,素有“三晋收割机第一村之称”。远水解“晋”渴,随着引黄工程的不断建设完善,香落村的黄灌也影响并覆盖更大的范围。引黄工程为地下水灌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什么影响和变化,怀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进了这个热闹美丽的乡村。

香落村村头合照
对接人张大伯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在张大伯家里,他为我们简单介绍了香落村农业的基本情况,香落村以玉米、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果树、枣树是当地特色作物,村内主要的务农人口年龄普遍偏高,主要在60岁以上,年轻人大多外出工作,务农的重担就落在了老一辈人的身上。当地农业采用井灌和引黄灌溉两种方法,井灌是一直采用的传统方法。简单了解之后,张大伯就带我们前往香落村第三村民大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由于大多为老年人,我们的问卷调查采取农户口述,团队成员填写的方法,张大伯也全程陪同我们,将一些难懂的方言进行转述,尽量减小我们调研过程中的阻力。

对接人介绍基本情况
收益小、成本高、年龄大、劳动忙,这是访谈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很多香落村小农户的缩影,人均两亩地,一亩地年收入平均在3000-4000元,微薄的收入让他们更加注重灌溉成本的控制,这也是当地黄灌在建设过程中必会遇到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调研结束后,我们沿着村内的涑水河和农田走了一段,看着涓涓的河水和田垄上辛勤耕作的背影,我们也希望能帮助引黄灌溉建设得更加完善,让生生不息的黄河水能够保护日渐干涸的地下水,也能为香落村的百姓,“浇”出一条致富路。

涑水河一侧道路和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