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基层动态

公管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公管院 > 正文

公管院暑期社会实践 | 童心筑梦播撒爱,青春实践谱新篇

时间:2025-07-28    来源:公管院     作者:“童心相印,穗月相守”社会实践团      审核:    浏览:

公管院暑期社会实践 | 童心筑梦播撒爱,青春实践谱新篇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童心相印,穗月相守”社会实践团在院专职团干部许悦的带领和张新文教授的指导下走进扬州市宝应县,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科技素养提升、体育健康、环保宣传等多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从课堂上的知识传递到实践中的动手体验,从文化浸润到公益调研,一场以童心为纽带,以成长为目标的暑期实践画卷在此徐徐展开。

红心向党沐春风

       爱国主义教育篇:土管232班张智博为小朋友们主讲了政治启蒙和国情形势的主题课程,以我国五大旗帜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向小朋友们讲述了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奋斗历程,介绍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使孩子们深刻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课堂上,实践团的成员们与孩子们一起动手做国旗、拼接国家行政区地图。随着鲜艳的红色在指尖跳动,祖国的版图在手中愈发清晰。之后,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共同观看了团队精心挑选的爱国主题教育动画,一个个鲜活的画面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可触可感。

       这节充满温度的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红色基因的播种,让爱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悄发芽。



文脉传承润童心

       传统文化浸润篇:实践团成员将文化传承与美育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以可触可感的艺术形式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行政管理231班的肖俊为儿童带来了主题为“指尖非遗”的剪纸和书法课堂。剪纸时的指尖流转、书法临摹时的笔墨晕染,让孩子们在动手创作中体会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趣和宝贵,在美的熏陶中加深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青春起航 暑期三下乡

土管233班王雅煊以“民族服饰”和“传统建筑”为主题,带领孩子们走进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世界。她用生动的语句向孩子们讲述服饰纹样里的民族故事;用独特的案例介绍传统建筑与生活环境的巧妙关联,让孩子们能够从服饰和建筑中感知到祖先们的智慧,激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此外,她鼓励孩子们亲自动手,用画笔为民族娃娃们添上独具特色的服饰纹样,用黏土塑造记忆中的传统房屋。

在绘画与黏土塑造的互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变得可触可感,而“我们同属于一个家园”的信念,也悄悄地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科创筑梦启智慧

能力素养提升篇:团队成员立足儿童成长与能力培养两大主题,策划了一系列兼顾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活动。

土管233班范兴洁同学带来“玩出来的注意力”素养课堂,借助记忆力闪卡、舒尔特方格等趣味游戏,使孩子们在一次次挑战中全神贯注,原本容易走神的小脑袋跟着游戏的节奏高速运转。课堂里的欢声笑语营造了轻松的氛围,孩子们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更加专注,捕捉细节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土管233班卓传泽设计了魔法光学和小吸管“搭”世界双主题课程,带领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制作VR眼镜和搭建吸管积木模型。他生动地阐述了VR眼镜的光学原理以及吸管积木的灵活多样性,同时详细介绍了相关制作步骤与注意事项,锻炼了小朋友们的理解思考与动手实践能力。



       团队成员贴心指导小朋友们实操关于制作VR眼镜与搭建吸管积木模型的步骤与流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完成手工作品,感受科技与创造的魅力。

  孩子们通过使用VR眼镜和制作吸管积木模型,在探索科技奥秘的过程中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了想象力与创造力。



活力跃动伴成长

体育健康促进篇:土管232班张书睿围绕“活力童年运动汇”,以趣味竞技形式开展儿童体育课堂,让孩子们在团队协作中懂得包容,于奔跑投掷间悄然汲取成长的养分。飞盘、沙包等游戏,进一步激发了儿童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助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荷香寻宝护生态

“河小青”环保行动篇:行政管理231班江海无忧同学根据“河小青”志愿服务专项行动项目,以“菁莪乐育,寻宝荷乡”为主题,深挖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精神要义,立足环保宣传和垃圾分类两大主题,并依托当地生态本底与运河文化积淀,通过故事沙龙、游戏互动等多样化形式,带领孩子们重温大运河的变迁史,在新旧对比中强化生态保护使命感。

同时,实践团通过构建“体验式学习+嵌入式互动”的教学模式,组织带领孩子们一起前往各个社区进行生态保护宣传,引导青少年从生态理念认同者成长为倡导者与践行者,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积极影响,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城事研学启智识

土管行政实践篇:土管232班顾畅同学和行政管理231班徐瑜缦同学依托土地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学科优势,精心设计了特色活动课程。这些以城市为背景的公共管理特色课程,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课堂,让孩子们在互动和思考中,了解城市建设、发展和治理的奥秘,帮助他们理解城市空间利用与公共服务运行的实践逻辑,在丰富孩子们暑期生活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点亮了公共意识的灯火。

倾听童声暖童心

关爱儿童调研篇关注困境儿童的成长,是社会温度的重要刻度。在扬州宝应县开展暑期实践期间,实践团不仅给当地儿童带来了趣味课堂,更将目光投向当地的困境儿童群体。为深入了解基层帮扶现状、探寻更精准的助力路径,实践团特别与宝应县民政局、团委相关工作人员及一线教育人员展开专题访谈,倾听一线声音,汇聚多方智慧。

访谈中,各方详细介绍了当地在困境儿童生活保障、心理疏导、教育支持等方面现有的帮扶性政策与待优化的问题,为实践团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和基层视角。

访谈结束后,实践团结合访谈所得与专业知识,撰写了《关于优化宝应县困境儿童社会保护政策执行的建议》,针对困境儿童帮扶的精准化、长效化等提出具体对策,该建议已获宝应县委肯定性批示。这场思考与实践的融合,让关爱落地生根,为困境儿童的守护之路注入了新的力量。



结语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童心相印,穗月相守”社会实践团相继被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总浏览量超百万。他们以多元活动为载体,将“立德树人”的初心融入到每一节课,每一次互动。从红色基因的传承到传统文化的浸润,从科技魅力的探索到公共意识的启蒙,从生态责任的培育到团队精神的淬炼,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品格的成长和信念的扎根。

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在这场双向奔赴的旅程中,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温度与责任。这场以爱为底色,以育人为目标的实践,既是对“立德树人”使命的生动践行,也让青春的担当在服务中绽放,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点亮一盏盏温暖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