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管院暑期社会实践 | 行旅晴檐下,共织民生温度网
行履晴檐下,织网暖民心。近日,公共管理学院“晴檐下”社会保障暑期实践团(以下简称“晴檐下”实践团)在专职团干部谢张弛的带领下走出校园,奔赴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他们怀揣“知行合一”的初心,深入安品街、绒庄新村、冶山道院、秣陵路、评事街、止马营、汉西门、七家湾、陶李王巷九个社区网格,深刻体悟基层治理的经纬与脉络,用青春实践共织饱含温度的“民生服务网”。
团队首先与朝天宫劳动保障所所长徐辉顺利对接,了解了社区布局与实践要点。随后,成员们迅速下沉至各自社区点位,亲身参与到纷繁而温暖的基层事务中.

01服务剪影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在短短两日里,“晴檐下”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入社区网格,在各自岗位上用行动诠释责任与关怀,积极参与到纷繁而温暖的基层事务中。
面对居民的多样化生活需求,团队成员实地走访因树根生长导致的道路塌陷问题、违章建筑问题等,并结合实际思考解决方案。此外,团队成员还帮助居民查询养老金账户信息、动手协助居民修理制冷设备,不断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团队成员还参与社区街道清洁,维护社区优良的环境。

关心社区老人
对于老人等重点人群。团队成员通过电话随访和上门走访,重点关注社区困难老人的生活近况,传递关怀。
部分成员全天候投入电话联络工作,耐心向社区老人解释体检政策,完成时间预约,积极动员其参与健康体检并贴心提醒其注意防暑降温等生活事项。对于完成体检的老人则电话通知领取体检报告。
陪伴社区小学生
在社区托管点,团队成员组织小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陪伴社区小学生度过一个充实而愉快的暑假时光。


02实践感悟
扎根社区的沉浸式实践,对“晴檐下”实践团的每一位成员而言,都是一次深刻的认知洗礼与能力淬炼。书本上的政策与理论在具体事务面前变得无比鲜活,面对社区交办的多样化任务与挑战,团队成员们展现了出色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勤勉尽责的精神。从初到时的生涩,到逐渐上手、主动分担,他们在服务中提升了沟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在实践中坚定了服务社会、扎根基层的理想信念。
“一枝一叶总关情”,无论是帮老人查养老金、修电器、提醒防暑,还是动员体检、关怀近况、陪伴孩童,每一项看似平凡琐碎的工作,都直接牵动着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深切读懂了“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真谛内涵。
朝天宫街道的实践画卷仍在徐徐展开,汗水浸润的责任诗行仍在茸茸生长。“晴檐下”实践团的成员们也将继续深耕于这片充满烟火气的治理沃土,用青春热情温暖街巷邻里,在服务民生、感知国情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书写社会保障专业学子的基层答卷。